凸显中医特色 打造百年品牌——徐州市中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传承岐黄精髓、弘扬中医国粹。在江苏省徐州市,矗立着这样一座现代化中医院:在2016 年“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 强”排行榜中,该院位居全国中医院第59 位、地市级中医院第8 位、江苏省中医院第3 位。这就是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近年来,该院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是“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医院文化示范单位”“江苏省诚信计量示范医院”“徐州市人民满意医院”,医院脑病中心获“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

  该院始终牢记以保障民众安康需求为己任,遵循“育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发展战略,秉承“仁、和、精、诚”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使这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医药“老树着花春更深”的喜悦。

  发扬中医传统 仁术精诚为民

  在徐州市中医院就医的最大感受是,在中医院,既能切身体会到最传统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又能享受到中医院独创的专业诊断和特色医疗。近年来,医院致力于中医特色服务,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实施“育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三名”战略,广泛推广和运用中医诊疗、护理和养生,走出了一条以中医为主要特色的崛起之路。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核心竞争力。在突出中医药特色方面,该院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的龙头作用,主动拓宽服务领域。他们开设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中心设立了独立的服务区域,并通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技术的辅导交流,延伸到社区及基层,逐步形成一个群众性中医养生预防网络,普及“未病先防”的中医预防保健理念,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该院鼓励开展中医药疗法,在保持传统中医药治疗特色的前提下,开展以门诊、病区中医治疗室为载体,积极推广非药物疗法和传统中医治疗技术,充分运用正骨、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熏蒸,拔罐等中医治疗技术,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医院中医药氛围更加浓郁,中医非药物疗法和中药治疗日趋增多。另外,该院还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中的作用。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开展健康状态信息采集、辨识及评估,应用膏方、针刺、熏蒸、药膳等传统中医技术,开展中医体检、干预等规范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同时该院还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病种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加强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完善诊疗方案,促进标准化、规范化诊疗,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质量效果。每个临床科室优选出1-2 个中医优势病种,提高中医影响力。医院改造过程中,重新布局门诊,设置传统疗法集中诊疗区和综合治疗区。增加专科专病门诊,中医特色门诊,疑难病诊治门诊。进一步挖掘、整理、发挥中医特色技术,开展非药物疗法,大力发展外治疗法,形成了规模效应。

  锻造特色学科 强化竞争实力

  患者对医院的信赖,来源于对该院医疗实力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徐州市中医院通过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学科发展定位准、思路明、措施实,形成了“赶、学、比、超”争相发展的氛围,传统优势科室做精做强,重点学科注重打造拳头产品,医院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该院通过深入推进“十二大诊疗中心”工程,从人才、设备、资金、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科建设实现了梯次跟进,滚动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专科群。中医外科、风湿病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针灸脑病科被评为徐州市第三批专科(病)诊疗中心,推拿科、康复医学科、检验科、中医外科护理被评为徐州市重点专科,生殖医学科获得江苏省卫计委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准入资格。同时,该院还进一步实施专业细化,骨科分为关节、脊柱、创伤、微创四个方向,提升了专科发展内涵。临床科室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共开展三新业务46 项。

  针灸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护理学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单位;中医药预防保健与康复临床能力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科、针灸科、皮肤科等国家级重点专科通过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期满评估及中期评估验收工作;康复科顺利通过了省级残疾等级康复资格认定和徐州市残疾人辅助适配机构认证;中医皮肤病学为江苏省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肛肠病学为江苏省中医重点学科培育单位;中医外科、风湿科为江苏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培养特色人才 促进科研成果

  徐州市中医院一如既往重视对中医药人才的培育。该院坚持“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人才发展战略。启动中层干部、科主任、护士长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持续引进临床急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同时鼓励临床科室人员“走出去”,选送一批业务素质好、事业心强,有发展前途的骨干到国内一流专业学习进修。

  仅2017 年就引进、招聘副高以上职称高层次人才、研究生27 人,其中放射科、超声科等临床医技科室急需的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专家2 名。各类人才培养扎实有效,王忠良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五期“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医院新增两名“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罗玉国、赵德光),“王如侠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孙凤霞江苏省名医工作室”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评选出首批院名中医42 名,培养在读医学博士9 人;增补选60 名省中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市级学会等专业委员会委员,申报完成50 人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聘教学职称。

  近年来,该院还不断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师承教育和“青苗工程”,每个科室选出1 名~2 名青年后备人才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为医院发展储备人才。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积极同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医院的科研合作和协同创新途径,以科研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在国家及省级自然课题申报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1 年来,该院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 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项、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项、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 项,医院“祛腐生肌膏”入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全年共发表论文105 篇,其中SCI 文章4 篇。

  创新特色管理 提升医院内涵

  医院创特色,管理是关键,管理创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精髓与灵魂。近年来,徐州市中医院积极探索管理新思路,逐步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内部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大了科主任在科室管理中的责、权、利的比重,建立了责任更明确、考评体系更健全、责任追究更严格的管理考核体系,确保了医院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和管理效能不断提高。

  在徐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市中医院新城区分院院址确定。该院址规划床位2000 张,旨在建成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的医养结合体和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中心、中医药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成果转化推广中心。“三大中心”建设一起发力,使医院立足徐州,放眼淮海。

  该院还严格规范核算运营,通过强化收支监管和环节控制,加强材料、水、电、汽、油、车修费、办公费、其他费用等支出管理,科学合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逐步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固定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提高了医院管理运营效率。

  强化特色服务 弘扬大爱精神

  近年来,该院坚持以优质服务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转变服务作风,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落实各项优质服务措施,取得了“医疗质量好、服务质量好、医德行为好、让群众满意”的目标。2017年经权威机构组织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该院综合满意度达到特别满意级别。

  该院还通过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医院”、争做“人民满意医生”“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示范医院”等系列主题活动,认真落实卫生行风“九不准”,深入推进优质服务活动,开展“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德标兵”评选,提高了医疗服务和医德医风水平,涌现出了一批医德医风楷模:孙菊光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万玲获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个人,王淑萍获“徐州市五一创新能手”。

  全面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与辨证施护;开展“品管圈活动与PDCA 循环法”活动,共组圈29 个,16 个圈获医院奖励,强化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积极稳步推进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全院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管理与使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与护理质量安全、患者满意度等直接挂钩;加强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和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护理“三基本”考核。各护理单元建立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出院病人随访体系,随时为病人提供健康指导与帮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