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不适宜加糖服用的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药都比较苦,有些人往往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很多孩子在服用中药时,因为觉得苦就哭闹不休、拒绝服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药,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一般来说,中药是不适宜加糖服用的。

    我们常吃的糖分为白糖和红糖。红糖性温,白糖性平,白糖凉性大,易祛火;红塘属暖性药,可以祛寒。白糖可以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不可服用过多,否则会妨碍钙的吸收。红糖杂质较多,但营养成分较好,有益气、缓中助脾化食、补血破瘀等功效,还兼具散寒止痛作用。但正是因为两种糖功效不同,因此在服用中药时,绝不可随意加用。

    其次,中医在诊病用药时,多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将疾病分为寒、热、虚、实四大证,然后对证下药,热证需用凉药治,寒证需用热药医。每味药都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人肾,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通常口感较好。辛味中药多具有发散作用,酸味中药多具有收敛作用,咸味中药多具有软坚作用。而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此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如果在辛、苦味的中药内放人蔗糖,便缓和了药物作用。因此,在服用中药时,绝不能避其苦味,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疗效了。

    因此,如果在中药中加糖的话,往往会影响其药性。比如在退烧中药中加糖,其有效成分就会发生降解;再有,一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疗效。中药的成分复杂,如果加糖服用,很可能会与红糖中的铁、钙等发生作用而影响疗效。

    总之,中药加糖后会有以下影响。
●中药中含有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而砂糖(特别是红糖)则富含铁、钙等元素,如果两者同服,会使药物的部分有效成分凝固、变性、沉淀,进而影响药效。而且加糖后有利尿作用,也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蔗糖属于温性,掺人寒性中药则会缓解其寒凉之性,降低疗效。
●凡有腹胀中满、湿热内阻、舌苔厚腻的患者都不能吃蔗糖。如在服用化湿理气中药时加蔗糖,不但无法治疗疾病,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苦味药多用于祛热,往往是以“苦”取效的。医生所开的味苦的退热中药,如果病人加糖服用,那么就会减少药效,甚至导致久不退烧。
●糖可以干扰人体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如糖可解除马钱子的部分药效。
●某些病人不宜吃糖,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化脓性等疾病的病人。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因此,对于医师所开出的苦药,最好是苦口咽下去,才能保证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