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保健频道:冬天到了,冬泳爱好者的冬泳健身活动又开始了。但是,冬泳也是要讲点科学的。概括起来就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有一项调查表明,同是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一些人参加了冬泳,另一些人没有参加,15年后,参加冬泳的人的心、肺功能指标没有什么改变,而未参加冬泳的那些人,多次心衰者有之,“驾鹤归西”者有之。经功能检测,发现经常参加冬泳可使人的心、肺功能年轻15岁。至于其他方面的健身效果,近30多年来,国内外均有专门的研究:冬泳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冬泳可以降低血脂、防治心脑血管性疾病,冬泳对人的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冬泳增强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冬泳增强了中老年人的骨密度,等等。
■冬泳要因人而异
一般认为,除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精神障碍、体质虚弱、妇女经期等原因之外,都可参加冬泳。最新研究表明,冬泳时寒冷的冰水刺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没有什么副作用;已怀孕的妇女参加冬泳,也未见对胎儿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在实际上,冬泳似以中老年多见。在这个冬泳群体中,流传着“60畅游,70慎游,80停游”的说法。当然,这也是相对的。体质较好而兴趣不减者,80多岁了还继续冬泳,大有人在。
由于冬泳是在极其寒冷的特殊条件下健身锻炼的,所以对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一些没有经过医学检查、对自己的身体不明底细的人想参加冬泳,还是悠着点儿好。
■冬泳要量力而行
冬泳的“量”和“度”是科学冬泳的核心。冬泳不像一般游泳那样凭借个人的体力和技能而注重速度和距离,冬泳更注重的是在水中游泳的时间。尽管年龄、体质和技能等差别很大,但在寒冷的冰水中游泳的时间长短则差别不大。冬泳的目的是健身和娱乐,而不是挑战极限。到底在冰水中游多长时间效果最好,根据大多数人的经验,在摄氏1度的水中游1分钟,摄氏2度的水中游2分钟,摄氏3度游3分钟……这个量是适宜的。水温在摄氏10度以上时,已是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就可随意了。
冬泳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度”。游多长时间,甚至在水中刨多少下,都相当严格。多年冬泳的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这个“度”,运作起来十分自觉,十分认真。这种个体习服能力的特点,有生理科学和生化科学的依据。违反个人冬泳所形成的规律,就可能背离健身和娱乐的目的。
■冬泳要循序渐进
参加冬泳,提倡从夏、秋开始,逐步过渡到寒冷的冬季。这是由于心理的承受和身体的适应要有一个过程。看到人在冰天雪地的水中游泳,有人会惊诧而不可思议,而冬泳者却深味着欢乐和自豪。突然的受凉,会使一般人感冒、腹泻,冬泳者却没事儿。这是由于惯于冬泳者对寒冷已产生了适应能力,单核细胞的受体已产生了惰性;应激反应中肾上腺分泌的大量皮质酮,不仅不会抑制反而会促进单核细胞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这是冬泳健身的重要机理之一。冬泳上瘾,就是人对已经获得的习服能力的一种本能的保持。爬山者对爬山有瘾,跳舞者对跳舞有瘾,道理都一样。习惯于冬泳的人,两天不游,全身发紧;五天不游,下水就有点畏寒了。一旦环境改变和停止参与,已经获得的习服能力就会慢慢地消失。
冬泳最艰苦的时间段,要算结冰前的一二十天。这是最考验人的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段,何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贵在坚持
像其他健身运动一样,冬泳产生的健身效应,贵在坚持。突然的剧烈的体能消耗达不到健身效果,偶然的酷寒刺激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那种一步到位的冬泳方法,是违反科学的,是不可取的。其原因之一是强烈的应激反应分泌的大量皮质酮,会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这就减少了免疫功能的促发因素,降低了身体的免疫力。此外,还可能造成身体的其他损害。冬泳不是打仗,不可突然袭击。
冬泳之前人体舒适温暖的环境和寒冷之间反差极大。因此,下水之前的准备活动和出水后的整理运动就显得非常必要。肢体运动、大叫宣泄等,不一而足。惯于冬泳者冬泳前后的辅助活动,其规律性之强,运作之自觉,往往令人赞叹。
一天之中,当然以中午冬泳最好。中午日照充足,气流稳定。“游雪不游风”的经验十分宝贵。下水后,注意力要十分集中,避免任何伤害身体的可能因素。
顺便提及,在冬天的江、河、湖、海中游泳,最好不要单独行动。也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贸然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