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透视:《爸爸去哪儿》后,孩子们会去哪儿?

  据报道,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将于春节期间推出电影版。节目中颇有观众眼缘的孩子们,俨然已成了耀眼的童星。而星爸们的表现也激发了公众对孩子教养问题的关注和热议。近日,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75.3%的受访者认为《爸爸去哪儿》节目受热捧反映了年轻父母存在育儿焦虑。对于尚在学龄前的孩子而言,太多地曝光于聚光灯下,是否会有一种不能承受之重?对家长而言,究竟怎样才是好的教养方式?心理学界人士从不同角度所作的分析,或许能回应我们在娱乐之外,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份关切,以及对家长教养方式的一种思考。

  随着《爸爸去哪儿》持续热播,不仅5位星爸身价倍增,5位小朋友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童星。蜂拥而至的广告电影邀约,似乎再一次证明了“出名要趁早”。而近期开拍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更是趁热打铁把这些“萌孩子”推上了“星途”。

  出名太早未必是好事

  “出名要趁早,出道更要趁早”似乎已成为娱乐圈的隐性标准。年少成名为家庭带来的收益让一些家长们趋之若鹜,甚至不惜重金博孩子出镜。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家似乎都忘了孩子还在成长中,需要更宽松自在的空间。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决定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出名后的孩子们,将面临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这无疑会给他们的成长之路带来更多变数。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自我认同感的获得。自我认同感即一种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在社会中处于何种位置的稳固且连贯的知觉。埃里克森用认同感危机来描述青春期个体在思考“我是谁”、“我能(该)做怎样的自我”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

  与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不同的是,埃里克森相信,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且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感是在对于职业、宗教、价值观等的多种选择中形成的。它有助于个体体验到自我价值和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形成自己对自己所思所做的一种认可感。童星们往往是在大人的助推下懵懵懂懂就走上“星路”,他们不仅要面对现实中的自我,还要早早地面对社会期望的自我,这些或许会与他们想要成为的自我产生分歧,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定位混乱,进而陷入认同感危机。

  无论成名在幼儿期还是儿童期,都无可避免地要经历成长的烦恼。而成为童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无限放大,所面临的压力和考验也随之被放大。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但所带来的压力也陡然加大。若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对孩子们的成长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哈利波特的主演丹尼尔成名后,不断曝出酗酒嗑药等负面新闻,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别让孩子陷入人生角色的路径依赖

  保罗·大卫提出的路径依赖定律表明,人类社会中的任何变迁,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样,一旦进入某种路径后,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而生活中人们做事也像路径依赖一样,无论作出的选择是好还是坏,一旦作出某方面的选择后,便会产生一种不放弃的惯性,一直持续到最后。这正应了一句话,“过去的选择决定了现在,现在的选择决定未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难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定下那个角色,你绝大多数的时候便会按照这个角色登上人生的大舞台,并一直演下去。最初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也促成了千差万别的结局。对于孩子而言,最初的人生舞台的选择需要审慎。因为一旦序幕拉开,要想退回到幕后就很难。

  已经成为童星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轨迹已经有别于普通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在万千瞩目下仍不失一颗平常心,如何教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至于在这个多彩的舞台上迷失自己?是星爸星妈们不得不修的一门课。(乔艳华)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