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卒中急救地图”争夺脑卒中发作黄金4.5小时

  全程导医网 健康焦点缺血性脑卒中发作超过4.5个小时就意味着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窗口,但目前我国能在4.5个小时内接受治疗的卒中患者不到2%。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地图上标明了能承担卒中急救任务的医院及其开展的救治技术,公众可在手机上获取相关医院信息,并一键呼叫。据悉,“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将逐步整合到急救车载信息系统,用以实时精准导航与信息查询。

  院前急救仍是短板

  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死亡患者数占全球总数的29.5%。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脑卒中防控体系建设探索8年,织就了一张由318家基地医院、1000多家协作医院、2700多个社区乡镇医疗点组成的国家级脑卒中防治网络。在此基础上,卒中防治中心(区县二级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三级医院)、示范高级卒中中心(省市级医院)架构的三级卒中中心网络体系也在稳步推进。“两张网”有效提高了我国卒中的救治效率和水平,以高级卒中中心为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由原来的将近两个小时缩短至目前平均约56分钟。

  但现实中,仍有不少患者在院前急救环节耽搁了大量时间。比如,患者和家属没有迅速意识到卒中发生,院前急救中心与医院流程不够顺畅,患者无法快速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等。


  政府统筹多方协作

  “弥补院前急救短板,各地卫生计生委需协调区域内有救治能力的医院、院前急救系统等进行有效配合,才能真正缩短患者从发病到获得救治的时间。”国家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说。

  “‘120’急救中心信息平台要能与承担卒中急救医院院内急救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国家卒中急救地图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方琪介绍,当患者在“120”急救车上时,急救人员可提前了解急诊抢救室、ICU床位、特殊用药占用等情况,从而科学分诊。医院急诊医生则可提前得知患者病史及现状、车辆轨迹等信息,根据预判病情启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据了解,地图后台将自动收集急诊急救全流程信息,定期汇总数据并分析反馈给各有关单位,在此基础上,地图还将开发患者端移动App,除发病时一键呼叫外,还可学习防治知识。


  关键是普及应用

  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成立了国家卒中急救地图工作委员会。卒中急救地图相关管理标准及质控办法等已经完成制定。实际上,近两年来,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在卒中急救地图工作方面已有初步探索。

  2016年11月,深圳在全国首推卒中急救地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力杰教授介绍,地图发布后,当地卒中救治质控的相关指标,如溶栓数量、血管内治疗病例数等都有大幅增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楼敏教授介绍,该院联合杭州市“120”启动院前急救预先通知的溶栓流程。院前预通知入院的患者与没有预通知入院的患者相比,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发病到静脉溶栓的时间平均缩短约50分钟。

  苏州市政府将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向社会公布,方便百姓择院。方琪说,苏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目前已纳入15家医院,未来还将逐渐增加技术合格的医院。

  “卒中急救地图关键要普及应用。”方琪建议,“最好是人人知晓,特别是家中有中风患者或者卒中危险人群的,应时刻在衣服口袋中放一张小纸条,写明自己是卒中患者或者高危人群,便于危急时刻请求周围人立即拨打‘120’,尽快送至最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


  徐州健康信息: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