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援疆专家袁峰——融入援疆角色 积极投入各项工作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据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工作的统一安排,2月21日,第九批援疆专家到伊犁挂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袁峰到伊犁州奎屯医院挂职担任了副院长,全面开启了他的援疆生涯,并在思想认识、业务工作和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围绕总目标,带头开展“学转促”,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来到新疆就要有“维稳工作压倒一切”的工作态度和决心,在“两学一做”活动中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需求。3月1日,经院党委研究,袁峰同志成为“学转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其中一员。活动中,他积极参加医院党委中心组组织的“学转促”专项活动集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强化了“四个意识”。在查摆问题环节,他认真对照“四风四气”开展自查、自纠,将个人问题梳理汇总,并制定整改措施,带头公示,他将援疆工作与学转促活动结合起来,俯下身子,转变工作作风,在分管领域埋头苦干。

  二、助力学科建设,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一是手术示教 传播先进理念

  作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袁峰同志利用丰富的临床教学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把先进的理念和规范性的操作影响到周围的医生和护士。他采用微创理念的TLIF技术完成两个节段的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并手把手开展带教、示教工作。他计划除了要指导受援科室完成高难度的手术外,还要将脊柱外科专业打造成以微创和显微脊柱外科技术为特色的团队。

  二是心系住培基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工作落实

  住培基地建设为奎屯市投资2000万元的重点支持项目,作为分管科教领导干部,袁峰同志多次组织相关科室召开医院住培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并明确指出住培基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根据住培基地建设“获得资质资格的医生量不够,协同医院尚未确立,工作台账尚未完善”等三个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使住培基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三、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受援单位科技水平

  一是立足专业科研,整合现有资源,完成骨科科研立项

  袁峰同志在现有科研工作和文章的基础上,整合医院现有资料,完成了“老年髋部骨折的早期外科干预及综合性治疗”的多科室整合工作。并到石河子大学图书馆进行科研查新工作,拟在此查新的基础上申请伊犁州的科技成果鉴定,为科技奖的申报工作打好基础。与对口援奎屯工作组及州卫计委援疆办做好沟通开展柔性援疆,争取利用援疆优势在短期内解决各科室急需的科研和临床问题。

  二是除旧立新,推动医院科研工作发展

  开启老旧立项课题清查工作。医院存在上报课题不结题或推迟结题现象,不仅拖延了立项时间和效果,还影响积极申报课题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医院科研的快速发展,在听取了科教科负责人汇报后,袁峰同志立即决定,启动老旧立项课题清查工作,对只上报、不结题的课题进行催促和返退,对执意不整改的个人纳入绩效与奖惩挂钩。

  四、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卫生援疆目标

  投身援疆工作以来,袁峰同志已完成奎屯医院首例ⅡA型第二颈椎(枢椎)椎弓骨折伴滑脱(Hangman骨折)的手术,手术中同时解决了C3骨折,这种损伤病人面临瘫痪及呼吸停止的可能性大,手术风险高,成功开展手术使病人减少了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下肢骨折等多发伤引起影响机体恢复的不利因素,使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即可坐起,填补了奎屯区该手术的空白。

  援疆工作期间,他还带领脊柱外科专业组为长期罹患疾病的患者进行免费义诊、复诊活动,为更多新疆脊柱脊髓疾病的患者解除病痛。

  五、投身“民族团结一家亲”,真情援疆,取得实效

  一是牵手奎高特困生,传递爱心送温暖

  巴某是哈萨克族高二学生,从小失去父亲,一直被外婆抚养。3月15日,袁峰同志从学校向老师了解了孩子情况,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后结成对子。结对第二天,他带着米面油来到孩子家看望和问候了相依为命的外婆。半月之后,他又带着水果再次送上500元钱帮扶基金。考虑孩子学校距离医院较近,医院清真食堂条件好,他专门在医院食堂办了饭卡,并定期向内充值200元伙食补贴,以改善孩子的伙食。

  二是工作结对,促进民族团结

  与骨科哈萨克族医生杜某结对认亲,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援疆工作相结合,在工作中,针对骨科专业知识进行传帮带,在理念上相互沟融,生活上相互帮助,语言上相互学习。

  三是全力帮助实习生,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

  徐州医科大学在奎屯医院有3名新疆籍实习生,其中两名同学已经有稳定工作,而维吾尔族美某的工作却没有着落。在了解她的意愿后,袁院长与克州人民医院援疆的同事联系,为这位实习生牵线搭桥,最终将实习生介绍给克州人民医院人事科,并等待招聘。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