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心血管研究所所长 宫海滨博士

   全程导医网  李园  孙海芹 报道  基因治疗研究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而其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最近,徐州市心血管研究所宫海滨博士等在其所在的徐州市中心医院和英国国家心肺研究院合作研究“SERCA2a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项目,引起了许多关注,本课题入选江苏省第三批资助计划“六大人才高峰”,目前尚在进行中。
 全程导医网编辑李园就此采访了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宫海滨博士。

  李园:心力衰竭是人类面临的心血管领域一个重要课题,但都有哪些病会导致心力衰竭呢?
  宫海滨博士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心衰已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尽管内、外科治疗有较大的进展,但是由心衰导致的死亡占心血管患者年死亡事件的30%-40%,5年生存率也只有30%-40%。
    美国统计表明:每年新增加心衰病人50万,而死于心衰病人有30万。因此,采用转基因方法治疗晚期心力衰竭是一个新的思路和充满希望的尝试。
    像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甲减、甲亢等各种疾病,晚期均会使心脏负荷加重,造成心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李园:您能先谈谈SERCA2a基因治疗心力衰竭的思路有哪些吗?
  宫海滨博士
:由于人体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最终都是由钙离子来调控的,而SERCA2a蛋白是调控肌浆网钙摄取的一个重要蛋白。如果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心衰。所以通过SERCA2a基因治疗,就可使已经缺失的蛋白数量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晚期(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始终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心脏移植。但是,由于移植捐赠人心脏供体数量的匮乏,以及供体受体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而且其昂贵的费用和高技术要求也限制了心脏移植在大多数晚期心衰患者中的广泛开展。而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了可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来治疗心力衰竭。钙离子是肌肉收缩的关键因素,SERCA2a蛋白是参与钙离子调节的主要蛋白,主要在心肌和骨骼肌慢肌纤维中大量表达,其功能是ATP依赖性地逆浓度梯度将钙离子由胞浆排入肌浆网内,促进心肌舒张。

   李园:心研所最近开展的SERCA2a基因转导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您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以及依托中心医院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医院对您的科研有什么作用?
   宫海滨博士
:此项科研技术,从理论上讲,其结果已说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我们在对大鼠的实验显示, SERCA2a基因转导到衰竭的心肌后,SERCA2a的活性和表达量明显增加,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有相关技术成熟以后,下一步,我们才有可能对患有心衰的病人进行临床实验阶段。

 李园:此项SERCA2a基因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意义及基因治疗的前景如何?
 宫海滨博士:
此项科研项目,在我国基因治疗晚期心力衰竭开创了先河。不论结果如何,都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因为它揭开了晚期心力衰竭转基因治疗的序幕。

  根据我国的现状,当前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工作放在基因转导的基础研究方面。此项研究一旦成功,其意义深远,将从根本上解决心衰患者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心衰患者的福音。

   我相信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SERCA2a基因治疗心力衰竭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宫海滨博士简介:宫海滨 ,1965年生。留日、留英博士后,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东南大学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实用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微循环》杂志编委,国际心脏研究学会(ISHR)会员,美国心脏学会(AHA)会员。
   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已分别发表在Circulation、BJP、J Mol Cell Cardiol等国际心血管期刊7篇,生理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6篇。参与编著《介入心脏病学手册》一部。
   获2005年度“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从事心血管专业近2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有创和无创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衰的临床诊断、临床药物治疗、导管介入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具有多年的研究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在学术领域,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重大项目各1项,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培养项目1项,获徐州市人才队伍建设基金资助项目1项,市科研课题项目2项,外国专家管理局资助项目2项。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