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先红专著《把脉癌症》出版 探索中医治疗恶性肿瘤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专家访谈:一个中医要“把脉癌症”,有的人笑了,甚至一些中医同行也不以为然。作为一名中医科医生,徐医附院(徐州二院)主任中医师贾先红拥有无数粉丝,有人称他“半仙”“神医”。这一次,贾先红要“把脉癌症”,书刚上市,反响已热。

  对面赞誉和非议,贾先红很淡然。他说,“我只想做一个会用中医看病的中医大夫,仅此而已。”

  两种人得了肿瘤之后生存期短

  贾先红说,说这个话题会得罪人,“我先道个歉,我一介书生,说话直来直去”。

  哪两种人得了肿瘤生存期更短?贾先红说,一种是经济条件特别好的人,得了肿瘤之后,国内国外遍访名医,手术、化疗、放疗、介入、射频消融等,把现有的治疗手段用个遍,各种保健品吃个遍,“俨然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药物试验基地”,务必把肿瘤赶尽杀绝。还有一种就是经济条件特别差的人,消极治疗或者放弃了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贾先红打了个比方。一个人得了肿瘤,就如同走上了一条通向万丈深渊的路,每一个做医生的人都想让他停下来。而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就好比是手拿一根大棒,照着病人的头或身子打下去,把他打昏或者疼得走不了路,暂时停了下来。等过了一阵子,疼痛好点了他在继续上路,医生此时就再给他一棒。

  “如此多次,虽然延迟了他走向深渊的脚步,但也使他的身体饱受摧残,甚至他虽然没有掉下深渊,却死于大棒之下”,当然,贾先红说,他也不是一个泥古不化的老中医,他坚持认为肿瘤的治疗应该坚持以中医为战略、西医为战役,战役要为战略服务,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不是说手术、放化疗不用,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有选择地使用。

  贾先红也不认为治疗肿瘤,只依靠中医就能解决。不过他认为中医治疗肿瘤的思想更可取。还以上面的例子来说。贾先红说,中医的治法应该如春风拂面,让走向深渊的人在前进的路上心情愉悦,没有痛苦,说不定还有心情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让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脚步慢下来,没准还会停下来甚至调转头来。

  贾先红把新常态这个概念引入医学领域。他提出,新常态下,肿瘤患者可以“带瘤生存”,医生的观念也应该更新,不要总想着“把肿瘤细胞赶尽杀绝”,而是尝试着让患者在身体在癌症状态下找到新的平衡,让病情相对稳定。

  “小麦地里长了杂草,你能为了除草点上一把火吗?草烧死了,小麦也烧死了。如果杂草除不掉,能不能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杂草不长的同时,让小麦的长势长得更好。一个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等,各种手段用用尽,肿瘤细胞少了,人也走了。如果,经过治疗,肿瘤没有发展,或者肿瘤变小了,人能够接近正常生活,活了很多年。两种治疗,哪一种更应该得到肯定?”

  不经过度医疗,而是“带瘤生存”,在贾先红这里,已经有过众多成功病例了。

  “半仙”不是一天练成的

  贾先红的门诊号很难挂。门诊挂号一两个月能挂上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为了能在网上挂到他的号,凌晨起来刷网。说是一号难求,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一名中医,贾先红的粉丝特别多,有人称他“半仙”、“神医”。

  44岁的贾先红,目前是徐医附院中医科的副主任。1997年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徐医附院中医科工作。2003年到江西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回到徐医附院继续行医之路。

  事实上,贾先红的名气也不是一天就出去的。

  20多年前,在贾先红参加高考前两个月,父亲被确诊为癌症,并在他高考前离世。贾先红,父亲临终前希望他能够学医,解除癌症带给人们的痛苦。

  “我去省城读书时,走的时候行李很简单,一个帆布书包,里面装了一件厚点的衣服。走的那一天下着雨,有些冷。我觉得那点行李却无比沉重,因为里面装了我父亲病中的照片”,回首往事,贾先红说,那么多年过去了,但那些沉重的记忆历历在目。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贾先红说,他所在的中医科室曾一度频临被撤销的局面,因为当时中医科在医院里不景气。

  2003年,贾先红到江西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读研时没工资,爱人下岗,孩子小,还要还房贷,一家人全靠借钱过日子。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玩玩具急得哭。我把这些都化作动力,拼命读书”。

  2006年,贾先红读研结束回到科室。半年时间,他声名鹊起,找他看过病的人称他“半仙”、“神医”。

  慕名而来的人多了,贾先红也很疲惫。曾经有一次,他在连续看了一上午的病人之后,头一低趴在了办公桌上。贾先红说,他经常会感到心力交瘁,“有时候遇到要求加号的病人,我心里就会很急,会发火”。

  不过,几个月前的一个场景让贾先红震撼不小。

  “那是一个肝窦状核变性的男孩。他骨瘦如材,全身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呼吸困难,鼻腔里插着胃管。他不能讲话,当他的家人诉说完他的病情,我给他诊完脉、开完药后,他费了好大的工夫拿左手食指在他妈妈给他摆好的平板电脑上写下了一句话:我只求能喝下一口水。然后又吃力地给我鞠了一躬。那一刻,我震惊了。”

  贾先红说,他从医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的生死时刻,却从没有那一刻带给他心灵的震撼更大。

  “这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价值,他不在于辉煌灿烂,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我看到了人生的意义,他不是名垂青史,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都值得感恩。那一刻净化了我的心灵,洗去了许多浮躁。”

  被质疑的名医:这么便宜的药能看病

  名气大了,患者多了,号难挂了,难免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遇到各种境况。贾先红说,最让他感到纠结的其实是来自患者的质疑。

  贾先红说,他曾经接待过一个肿瘤患者,从农村大老远赶来。因为没挂上号,想加个号,贾先红同意了,并给开了药方。10天的中药大约一百多块钱,这个患者看到处方上的价格第一句话就是:“这么便宜能治病吗?我们看过的医院开的药哪一次不是几百上千,我们是农村来的,别糊弄我们”。这位患者转身出了诊室,顺手就把贾先红开的药方扔到了门口的垃圾筒里。

  贾先红说,他当时对这个患者并不生气,而是郁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医生喜欢开大处方、贵处方?

  类似的情形不止一次。一次一位癌症患者刚刚结束化疗,骨髓抑制,白细胞低,贾先红给开了扶正为主、顾护胃气、以生气血的药。贾先红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这个后天之本强壮了,才能化气生血,才能濡养先天之肾气。此时应禁忌那些苦寒败胃、耗气伤正的药,比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之类。患者看到药方质疑说:“大夫,我这是癌症,你怎么一个抗癌的药都没给我用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