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曹苏生:乳腺癌不可怕,定期检查早发现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专家访谈:作为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曹苏生平均每天要做3台甚至更多的乳腺疾病手术,其中多数是乳腺癌。

  很多次从手术室出来时,曹苏生会感到遗憾:乳腺癌患者如果早一点做专科检查,病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么严重了。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每年新发病例约21万。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高出发达国家1-2个百分点。不幸的是,多数乳腺癌患者发现疼痛时就诊,已是中晚期。

  定期检查早发现,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乳房自检,作用不能夸大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乳房自检时,用手摸到乳腺中有肿块,才有可能发现乳腺癌,摸不到肿块就不会得乳腺癌。

  其实这个观点早就应该改变。就乳腺癌的生长规律来看,从一个癌细胞开始生长,长大到最大径1厘米,理论上已经长了3年有余。而1厘米的肿块用手是很难摸出来的,手指只能感知1.0-1.5厘米以上的肿块。曹苏生说,对于乳房自检,不能夸大其作用。

  “当你在家里或公共浴室洗澡时,可以对着镜子看一看两个乳房是否一样大,皮肤的颜色有没有改变,乳头偏向一侧或者凹下去;用手检查的方法是把手指并拢,用指腹按照乳房顺时针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按压检查,最后检查乳头乳晕区,记住千万不要用手去抓捏。”曹苏生说,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检查,可能会发现肿块大于1cm以上的肿瘤。

  事实上,美国癌症早期诊断指南从2005年起,已不再将乳房自检列为推荐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虽然如此,自我检查,还是能发现一部分乳腺肿块,特别是不定期去医院正规体检的病人。

  科学检查,能提高检出率

  作为一种原始的检查方法,手触诊的方式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就连最有经验的乳腺癌专家也无法用手摸出来。

  目前,乳腺外科通常采用高频甚至超高频乳腺B超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片机给患者做检查。这两种检查设备,可以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提高到20%左右。

  乳腺B超的优势是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及其大小、位置;确定肿块是囊性或实性;鉴别乳房肿块是良性或恶性。对于0.2厘米以上的肿块就可以发现,灵敏度较高,没有创伤和辐射,可以反复多次检查,简单易行,费用低廉。

  乳腺钼靶,全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它的特点是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腺体增厚,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诊断性可高达95%,对于以少许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为唯一表现的T0期乳腺癌(临床扪诊阴性),也只有凭借乳腺钼靶检查才能被早期发现和诊断。

  据介绍,市中心医院拥有目前最先进的美国原装全数字钼靶机,每年发现约50例左右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原位癌经过外科治疗其治愈率达到99%。

  “得了乳腺癌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应定期去医院乳腺专科进行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期不同,其治疗效果往往有着本质的区别,越早治疗,治疗效果可能越好,某些类型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曹苏生建议说,成年女性应定期去乳腺专科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如果年龄超过35岁,应18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是高危人群,检查的时间应缩多短到6月一次。

  治疗乳癌,也能保住乳房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乳腺癌既是局部病变又是全身病变,无论采取哪种手术方式,并不会改变患者的预后。基于此理论,美国和意大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开展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21世纪初在医学界最著名的刊物上分别发表了保乳手术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有几乎相同治疗效果的文章,奠定保乳手术的地位。

  市中心医院曹苏生主任紧跟乳腺外科发展的潮流,于2000年在我市最早开展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目前已经积累了近300例的保乳手术的经验。

  曹苏生总结说,目前我国乳癌治疗的现状是:总体治疗水平相对落后,不同医院的治疗理念跨度很大,同一医院不同医生的治疗观点也有较大差别。乳癌患者绝大多数接受改良根治术,部分医院还在做根治手术和扩大根治手术,只有少数医院开展保乳手术。

  保乳手术不能广泛开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患者认为手术越大越彻底,对保乳手术不放心,虽然想保乳,但要求行根治手术。

  “殊不知,‘根治’手术对乳腺癌并不根治,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人行根治术后,仍有5%的病人局部复发,十年内30%的病人死于乳腺癌,因此根治是相对的,目前的根治手术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根治。”

  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规范的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乳癌病人后的局部复发和远期生存上没有差异。因此,保乳手术并不等于不根治,乳癌是否根治并不取决于手术方式,而在与疾病分期的早晚及全身治疗是否有效和充分。另外,根治术和保乳手术对比,其上肢水肿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保乳手术。

  当然,进行保乳手术有一定的条件,比如一般肿块小于3厘米,乳房的体积足够大,切除后外型变化不大。还有一些肿瘤虽然大于5厘米,但是通过手术前化疗使得肿瘤的体积缩小后,如果患者有保乳愿望也可以考虑进行保乳手术。

  ◎重点关注

  哪些人群更易患乳腺癌?

  在我国乳腺癌主要是一种中老年人的疾病,35-55岁之间为主要发病年龄。目前研究显示,人体肿瘤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导致,从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多存在以下十一项高危因素:

  (1) 有乳腺癌前病变史。

  患有原位小叶癌或非浸润性导管癌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机会明显增加。

  (2) 月经状况。

  月经初潮愈早,将来患乳腺癌的机会愈大。

  (3) 个人乳腺癌病史。

  一侧乳腺癌经治疗后,对侧乳腺病变的机会比一般女性首次患乳腺癌的机会大4倍,尤其病理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多灶性癌者。

  (4) 生育状况。

  18岁前首次生育者,患乳腺癌的机会比将近30岁才生育者少4倍,一般认为,生育过1个孩子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没有生育的妇女为少。

  (5) 过度肥胖。

  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

  (6) 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者。

  长期、大量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尤其是绝经后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产品或人工合成雌激素药物的女性,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7) X线照射。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接受X线照射,如在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因此要防止过多的暴露在放射线下,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妇女。

  (8) 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9) 不良生活习惯。

  比较喜欢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患病率比较大。

  (10) 有乳腺癌家族史。

  母亲患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4-8倍

  (11)乳腺癌相关基因。

  已有研究表明与乳腺癌相关的易感基因有BRCA1和BRCA2基因。最著名的就是美国演员安吉丽娜·朱莉,查出携带上述基因而预防性切除了双侧乳房。

  ◎一个提醒

  肿块也可能是乳腺增生

  需要提醒的是,乳房肿块的原因不止一个,不要一发现肿块就紧张。乳房出现肿块,也有可能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

  曹苏生提示说,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一般是需要定期观察的,建议在专业的会诊指导下,尽早坚持治疗为宜。

  如何区别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诊断出乳腺增生性病变,在钼靶和超声下会有典型表现。

  有研究显示,正常人群中患有乳腺增生的比例约有70-80%,其中只有少数人会逐渐发展成乳腺癌。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乳腺疾病病理学诊断标准就提出,乳腺的单纯增生不是癌前病变。真正的乳腺癌癌前病变是乳腺的非典型增生发展成重度不典型增生,这部分人也只是少数会变成乳腺癌。

  ◎专家档案

  曹苏生 主任医师、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乳腺甲状腺内分泌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委,参编乳腺专著2部,获得江苏省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研究,擅长复杂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乳腺癌规范化治疗、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等诊治,对甲乳科复杂疑难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