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名医、徐州二院中医科贾先红:挺起中医的脊梁(4)

 什么意思呢?过去那个戏园子里有站着看戏的,上联是告诉看戏的人你看戏的时侯有个地站着就行了,不要揽得太宽,要给别人留点空地,下联是说,你站在后面的人看不清,不要吵吵嚷嚷,可以问问前面个高的,比你看得明白的人。

   我觉得这副对子送给当今学术界的某些人也很恰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以自己的一偏之见而去对自己并不真懂的东西妄发言论,也不要因为自己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就把自己当成能够指点一切的大师,你不是亚里士多德,你的智慧还没高到像他那样成为十门学科的创始人。我不懂足球,假如让我到中央电视台作一场足球比赛的解说,恐怕全国的球迷会把我骂死,他们会觉得我很无知,很无聊。那为什么那些对中医一知半解,甚至一点不懂中医的人发表一些那样的无知言论,就有那么多的人附和呢?

 徐州预约热线:0516-85707122
   也许会有人说,他们中有人是学过中医的,我想反问他们,学过中医就算真懂中医了吗?我上学时还整天踢足球呢,但我不懂足球。所以说学过中医不一定说你就真懂中医,真懂中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应该的是现在还有人在不断地给中医添黑抹乌,不要说现在那么多的美容、减肥等等打着中医的旗号,你没看见连捏脚的都打着中医的招牌吗?更可恨的是现在那么多的江湖游医以中医的名义包治百病,严重地毁损了中医的形象。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那些叫嚣着取消中医的人,你们应该把你们仇恨的矛头指向那些伪中医,而不应该仇恨为中华民族(包括你的祖先在内)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医这门学科。另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人盲目夸大中医,将中医理论神化了,有的甚至说中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东西,弄得玄之又玄,这就给那些妄图攻击中医的人留下了话柄。这些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欠妥。

    最近听说北京有几家大的综合性医院取消了中草药房,我们这里也有的医院跟上了这一时代的步伐,取消了中药房。如此一来,中医就更没地位了,处境就更艰难了。大厦将倾,我提议我们所有对中医有感情的人都站出来为中医振臂呐喊!但是光呐喊是没用的,如果我们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让人信服的疗效,那就好比两军对垒,你光在那擂鼓呐喊,却派不出一员能够前擒敌的大将,就成了吓唬人,光吓唬人是没用的。我觉得我们作为中医人,面对当前中医的处境,不能一味埋怨,要看看我们自身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太缺乏真正懂中医、能用中医看病的人。

    那么怎样才算真懂中医,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用中医看病呢? 已故名中医岳美中老先生曾经将中医分为五等(其实西医也可分为此五等),前三种分别是:初等医生也叫开方医生、二等医生叫用药医生、三等医生叫辩证医生,这都是很初级的中医,就不值得细说了。四等医生叫入细医生,能够纯熟地运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着复杂的病,一经他手,别人治不好的病,他能治好许多,一方一药之投,看似平淡,而渐入佳境,在从容和缓之中,即愈大症。这种医生内里蕴藏了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堪称名医。提到名医我又想多说几句,大家可以看一看,现在的名医可不算少,什么国家级名中医,省市级名中医,但真正像岳老先生说的这种名医又有几人呢?他们那个头衔是靠什么得来的呢?一位关心我的前辈曾不止一次地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灵活点,不要光在那看书、看病,你看病看得再好有什么用?现在人家晋升、评比不看你这个,要看你发表了多少论文,有没有课题,有没有成果。你每天看那么多病人,晚上又要看书学习,浪费时间,要现实点,他给我举了本市某某人,年纪轻轻就当上名医了,那是人家没几个病人,不忙,有时间去做那些东西。我认为恰恰是这帮人败坏了中医。我们作为中医人有责任去从提高临床疗效的角度来肩负起振兴中医的责任,做一个能用中医看好病的中医大夫,而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些虚名上。

   中医人都应知道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原序中说的:“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未,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第五等医生,也是最上等的医生,别人治不好的病,一到他手,往往妙手回春,辩证分析,准确细微,论治方药,贴切对症,岳老先生当时就曾感叹这种医林妙手,所见甚少,何况今日?

   我觉得只有到了第四、五等医生这个层次,才算是真懂中医了,才算是真正的中医。但是要达到这个层次谈何容易呢?这是由于中医的理论基础源于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学术体系的构建受到了诸如道家思想、周易等等的影响,所以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东西不理解,甚至是不相信,你怎么能真正理解中医呢?

   举个例子吧:天人相应、整体观这些都是我们搞中医的人成天挂在嘴上的东西,你真正理解了吗?你会应用了吗?我们看一看这个自然界,从春到夏,天气渐渐变暖和了,从夏到秋再到冬,天气又渐渐变冷了,这是谁在掌握着这个大自然的寒热温凉的变化呢?不是你,不是我,也不是哪位圣人,是自然界的六气,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也是我们中医所说的六气,是三阴三阳六步运气,在这期间又会出现雷雨大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这就是这六气失常变为六淫或三阴三阳不循常道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