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杜秀平:肿瘤药物化治疗

  徐医附院肿瘤科专家、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杜秀平提示:恶性肿瘤的治疗趋势——由“地毯式轰炸”到“精确打击”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提前预防和早期诊断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关键。但由于肿瘤的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发病特点,给预防和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从传统治疗转向个性化治疗

  徐医附院外科专家、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杜秀平说:“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癌症传统治疗的‘三驾马车’。化疗配合手术、放疗提高了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减少复发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过去的化疗药物多是有毒物质(细胞毒药物),不分敌我,类似于战争中的地毯式轰炸,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也造成很多伤害。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肿瘤多病因、异质性的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肿瘤治疗性药物的开发也从传统的广谱药向特异性更强的靶向药发展。从传统的标准治疗、同病同治也正逐渐向个体化治疗转变。”

  他介绍:临床实践结合人类基因组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分析,不同基因类型人群的治疗策略、方案选择也各有不同,也就是说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发展方向和最有效的手段。根据个人肿瘤细胞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从单纯细胞毒性药物逐步向组织/细胞选择性的靶向药物过度,从而达到“精确打击、定点清除”的目的。

  肿瘤个体化治疗是以每个患者的信息为基础决定治疗方案,通过检测基因组成或表达变化的差异来把握治疗效果或毒副作用等应答的个性,对每个患者选择最适宜疗法的治疗。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是根据患者遗传学特点使用特异的对其最佳的化疗药物,以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及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同时将毒副反应降到最低。

  个体化治疗需要注意3个方面

  1.合适的人群。 在个性化用药过程中,医生首先会仔细分析病人的遗传背景、组织类型基因表达状况等,分析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强度,判断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毒副作用等。例如,胃肠间质瘤(GIST),放化疗效果较差,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为Gleevec)治疗GIST有较好效果,2002年2月1日被FDA批准为适应症,但它们并非对每个人都一样有效。服用前C-kit基因突变类型检测的可判断治疗效果和指导用药。C-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最好,9外显子突变次之,13、17外显子突变需增加剂量,没有突变的野生型效果最差,需使用索坦等其他靶向治疗药物。通过基因分析,不仅减少治疗毒副作用,也大量地节省医疗费用,争取早期选用其他有效手段。

  2.合适的治疗。 个体化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已经证实了肿瘤的个体化特征,不仅发生在不同个体、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病期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不同,即使是同一部位、同一病理类型和病期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每一个肿瘤患者,都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临床因素、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特点、甚至基因特征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对K-ras基因野生型效果较好,突变型无效。含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较为有效的一线治疗。但是ERCC1表达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ERCC1表达>6.7中位生存期5个月,而表达<6.7中位生存期则为15个月 。

  3.合适的时间。耐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获得性耐药指的是在化疗过程中开始有效,后来产生的耐药。紫杉醇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有效药物,部分患者可产生获得性耐药。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是紫杉醇耐药的机制之一,stathmin的过表达降低了患者对紫杉类药物的敏感性,却增加了长春碱类药物的敏感性。我们对紫杉醇耐药的肺癌、乳腺癌患者采用长春瑞滨挽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个性化治疗是将来肿瘤药物治疗的趋势。目前,我们对基因—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化学机制了解还不充分。此外,基因类型、遗传分子检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还涉及医疗经费、伦理和法律等问题。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