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医院神经内科孙菊光:预防高血压心脏病中风

  冬季来临,天气骤冷,又到中风高发季,徐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孙菊光提醒: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要加强预防,根据天气做好自我保健。

  “四高”的中风

  中风是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危重病,这类疾病发病急骤,以突然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间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特征。目前,中风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死病因和第一大致残病因,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孙菊光介绍说,中风有“四高”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 120-150 万人,死亡者 80-100 万人,存活者中 约有 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者影响正常生活。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约72%的首次中风发生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我国内地平均每二十一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每十二秒有一个新发病例;每年直接医疗支出超过上百亿元人民币。现有病人中有三分之二需要看护照顾;平均每次住院治疗费用已超过上万元人民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高危人群要未雨绸缪

  通常医学界把把容易发生中风的人叫作中风的易患者,即高危人群。孙菊光主任说,具有下列倾向的,都比一般人容易得中风。

  1、高血压病。高血压被公认为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脑血管,特别是微血管病损,增加了动脉化和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3、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都不同程度的减少了脑血流量,容易形成心脏微血栓脱落,使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4、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往往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如反复发作,近期更易发展成“完全性中风”。

  5、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由于脑动脉内膜厚,管腔狭窄,而造成脑供血不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血栓脱落都可引起脑栓塞。

  6、有中风家族史。脑血管病具有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脑血管病史者,则本人要比一般人容易患此类疾病。

  7、其他如肥胖、喜食肥肉、高脂血症者、嗜烟嗜酒、脾气急躁、体力活动少、先天性脑动脉畸形和颈椎病经常眩晕发作者。

  8、属于中医的血瘀者,包括胶原疾病,痛风,巨球蛋白血症。

  当我们知道哪些人容易得中风后,就应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

  “尽管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了提高,但对于中风还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远离中风,最关键的还是预防。”孙菊光主任说,这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保证睡眠,适量运动。其次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要养成定期去医院体检的习惯。血压高的一定要监测血压,并控制好血压;有糖尿病的要监测血糖;肥胖者要减轻体重,心脏病、房颤患者要积极治疗房颤,进行抗凝治疗等。最后,已中风患者要预防复发。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同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

  孙菊光主任说,中医院神经内科对中风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急性中风患者,中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快速检查、快速治疗,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遵循中西医并重、配合针灸早期干预。进入恢复期的患者,应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结合现代康复手段,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施以不同的针灸治疗与方药。中西医方法互补,相得益彰。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治疗中风的两大特色,尤其是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针灸主要通过刺激某些穴位达到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针刺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病人,疗效肯定。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临床早期应用针刺干预中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的功能康复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通过治疗效果观察显示,针刺与药物治疗疾病谱吻合,充分体现出针刺功效的迅速快捷,减少了

  致残率,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十分有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

  孙菊光主任说,中风病情变化快,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也表现为不同的证型,因此固定化的治疗处方很难适应病情的需要,必须强调个体化原则。

  专家简介:孙菊光,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中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癫痫、脊髓病变、痴呆、帕金森病、头痛,对神经科急危重病抢救有独到之处。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全天 周六上午

  咨询电话:0516-85707122;839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