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院普外科主任王建:胆囊结石的防治

     在线专家:

 王 建   普外科(肿瘤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咨询电话:0516-85707122


  徐州市医学重点人才、徐州矿务集团中青年拔尖人才、“111工程”培养对象、总院优秀专家。擅长肝胆、胃肠、乳腺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微创治疗。主持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并获多项市级、矿务集团科技进步奖。在中华等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升高,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建介绍:正常情况下胆囊是不会发生结石的,因为在正常胆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胆盐、卵磷脂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析出。要形成结石必须有一定的成石条件,即胆囊胆汁中抗成核因子减少,促成核因子增加,在增加的促成核因子作用下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胆结石,王建主任做了详细地介绍。

  得了胆结石有哪些表现
 

  王建说,胆结石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被发现,一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二是有症状时就医而明确诊断。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1.急性发作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个别病人出现黄疸,有的患者过去从未有症状,初次发病表现为急性腹痛;2.慢性胆囊炎表现:常有反复发作 性的右上腹隐痛不适,有时放射至肩背部,多数患者自以为是“胃病”就未在意或自用胃药后有所缓解;3.无症状型:患了胆结石但无任何症状。

  胆结石大小不一,大的如鸭蛋大小或更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和泥沙样结石,结石大小与症状出现的轻重不成正比,结石大可能出现症状较轻,结石小但又可能容易进入胆囊管内嵌顿出现剧烈疼痛,继之出现胆囊增大、水肿、积液,严重时化脓坏死穿孔。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应手术

    王建介绍:凡诊断为胆囊结石、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无结石性胆囊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均应手术治疗,以免长期炎症反复发作引起严重粘连给手术带来的困难,有些引起胆源性胰腺炎,严重时出现不良后果。特别提醒的是无症状型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往往不引起重视,最终可导致胆囊萎缩。

  目前胆囊结石的基本治疗原则仍是胆囊切除术,手术有传统开刀和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俗称打眼儿手术),腹腔镜手术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院后很快能恢复工作。

  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虽有少数病例可以成功,但就总的情况来看,其效果仍不理想,胆囊内的结石不但难于排净,且在治疗过程中又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化脓性胆管炎、缩窄性乳头炎等。前几年,国外报道口服溶石药物可使一部分胆囊结石缩小或消失,但是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一些并发症,而且停药后结石又可复发。与此相反,单纯的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后,由于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故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腹腔镜的问世,使不少患者不需剖腹即能将胆囊切除。该方法的优点是对病人打击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使传统的手术变得简单、安全,易为病人所接受。

  预防胆囊结石饮食要规律

  
 王建介绍:首先,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过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其次,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再次,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郁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如胆囊收缩素等。第四,积极治疗能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些原发病,如溶血性贫血和肝硬变,因为这些病易诱发胆囊胆色素类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