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打造全国一流重症监护病房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引进国际领先的ICU“武器”,全力构筑“生命最后一道防线”,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打造全国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

  科室查房

  ICU病房医疗设备精良

  ICU病房安静整洁

  物品分类整理

  患者家属休息区域

  宽敞明亮的环境,清一色的先进设备,2017年3月29日,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亮相。

  自去年9月份筹备以来,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就以发展的眼光和先进的理念进行ICU病房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融合了质量、安全与规范,致力于将重症医学科病房建设成全国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

  这里有医院最危重最复杂的病人,医护人员要随时准备和死神搏斗,因此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一座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孟雷介绍,这里既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他们会用专业的医疗服务、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亮点一:高起点

  引进国际领先的ICU“武器”——打造全国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

  2017年3月29日,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开诊。

  据了解,ICU配备有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床旁B超、纤维支气管镜、除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高端医疗设备。设计床位21张(目前开放8张),包括一个单独隔离病房,可以满足不同抢救类型病人的需要。

  作为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普外科、急诊、呼吸科、肿瘤内科等临床各科室及手术后高危患者的集中管理的科室,同时也担负着徐州东区、新沂、邳州等各市县区的危重患者安全的抢救,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在去年9月份开始筹备的时候,就以发展的眼光和先进的理念进行ICU病房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融合了质量、安全与规范,将重症医学科病房建设成全国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

  孟雷主任表示,在ICU的配置上,他们属于高起点。采用的建筑设计属于国际先进的主流ICU设计理念,小房间的布局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在设备上,引进的也是国际领先的ICU“武器”,以床旁B超为例,因为ICU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快,需要随时监测脏器功能状态,而因为病情危重、接受气管支持治疗、留置各种管道等因素,很多患者离开ICU存在很大风险,不能耐受CT、MRI等检查。

  “床旁B超作为一种方便、便捷、安全的检查,能为诊断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发现可能的致命因素,为临床提供的更多的有效信息。”孟雷主任介绍说,目前人员还在培训阶段,他们将尽快推进床旁B超的常态化运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净化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在急危重症领域也变得更为重要。每一种血液净化方式都各有特点,且各适用于不同疾病或不同疾病状态,有利于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疾病转归。

  依托本部ICU强大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提高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成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同时实现ICU高级生命支持迈向体外生命支持的大踏步跨越。

  在医护人员的配备上,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抽调了本部的主要精干力量。据悉,他们的护理团队是名副其实的“90后”大军,17名护士的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护士长刘娟表示,她见证了这支队伍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们将以最热情、最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据悉,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徐医附院东院ICU将进一步扩大,病床将开放到12—15张,以满足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

  亮点二:先进

  监护系统集成化、院内预警系统——全力构筑“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在ICU病房,看到了50岁的张先生,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为车祸,发生腰椎骨折、颅脑外伤等,术后转到ICU,目前已经拔管3天,恢复良好。

  孟雷表示,为了更好地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他们采用了集成化ICU监护系统,在家里他通过手机就可以监测到张先生的一些生命体征。

  据悉,物联网和大数据两大创新技术与医疗行业相结合,已经并将持续深刻地影响着智慧医疗的发展。徐医附院东院ICU监护系统的集成化,就足以说明。据孟雷主任介绍,以呼吸机为例,医生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监控到呼吸机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这对病情变化极快的ICU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院内病人的预警系统。普通住院病房患者病情复杂,如何从中选出“潜在危重病”及时加以处理,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极其困难,仅靠普通医护人员的经验很难做到,“有时候,患者的病情已开始恶化,但护理人员未必能及时注意到患者的身体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孟雷主任说,而过于加强监护则存在资源浪费和人力紧张的缺点。

  当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病情急剧恶化,在未达到严重不良后果的几小时前,往往表现出一些危险信号,如异常的重要生命体征。

  当患者病情有恶化迹象时,徐医附院东院ICU成立的ICU小组将被召唤到床边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指标判断出是否需要马上转移到ICU,防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或死亡。

  “全院病人预警系统的开展,将大大改善危急重症病人治疗滞后的情况,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潜在危重病’患者,从而高效进行早期合理干预。”孟雷说。

  亮点三:人性化关怀

  开设宽敞的家属休息区——努力营造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环境

  在ICU门外,看到了21张凳子,和普通的凳子相比,这些凳子要长很多,足有1米8,既能坐也能睡。据了解,这是专门给病人家属设计供他们用来休息的。

  医护人员表示,虽然家属可以通过定时床旁探视接近病人,但大部分时间只能在ICU外焦急等候。中国人的习惯是,“孝子在床前,病也好三分”。因此,ICU门外常常有不少患者家属在焦急地等待,但是患者的恢复需要时间,一些家属常常在门外等候一整天,有些甚至长期待在门外。

  为了能让患者家属有个能坐能睡的地方,徐医附院东院重症医学科筹建之初,专门开辟了一个供家属休息的区域。据悉,这些长凳内还设置了柜子,患者家属可以用来放置杯子、洗漱等生活用品,这对于外地的患者来说极为便利。

  在ICU门外的走廊,看到墙上还挂有不少健康宣教的内容,包括向患者家属解释为什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探视等内容。

  医护人员表示,ICU病人病情较危重,身体状况差,家属时刻想了解病人的各方面动态变化。但是,除每天的规定时间及特殊情况下可短时间探视病人外,家属只能等候在门外,其实这种相对隔离有利于病人休息以及减少病菌的传播,也有利于病人得到更为专业、周到的护理,治疗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家属不能理解,因此他们针对家属常常有疑惑的地方,专门进行了健康宣教板挂在墙上。

  “家属的心理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每日费用等与病人有关的信息都是家属最迫切的需求。”护士长刘娟说,对此,他们增加了与病人家属交流的频率,使家属及时得到病人的有关信息,可以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

  进入ICU,门旁内发现了一个板凳,医护人员表示,这是穿鞋凳,因为进入ICU探视的人需要穿鞋套,一些年龄大的居民不方便弯腰穿鞋套,考虑到这些因素,他们专门在门旁设置了穿鞋凳。

  在ICU病房内,发现所有向阳的地方都设置了病床,因为光照对于需要长期待在ICU的患者心理来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近年来,徐医附院重症医学科一直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东院筹建的过程中,更是将这理念贯彻在每一个细节中,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以病人家属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