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腹泻没完没了?你可能得了“肠中风”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65岁的刘先生突然出现腹痛、腹泻、便血,他以为是胃肠炎,就自己吃了些药,可症状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了。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发现老人家患了缺血性肠病,俗称“肠中风”。 听说自己得了“肠中风”,刘先生很是不解,平时只听说过脑中风,这个“肠中风”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肠中风?
        “中风”是大家熟知的疾病,一般特指脑出血或脑梗塞。然而,我们的主要消化器官——肠道也会“中风”,肠道的血管发生堵塞,会引起“肠中风”。
        徐矿总医院消化内科石丽红主任指出,我们腹腔内肠道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这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重要命脉。肠系膜上动脉供养人体小肠及约一半多的大肠,肠系膜下动脉供养约一小半的大肠。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栓塞时极易导致小肠大面积缺血坏死,从而致命,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
        为什么会如此凶险?石丽红主任介绍说,首先,人体肠系膜上动脉急性堵塞,极易导致小肠大面积坏死,从而导致生命危险。其次,最大的风险在于这种病容易没有典型的症状,容易被一般老百姓甚至是一般医生所忽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警惕
        肠中风好发于老年人,尤其伴有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老人,更应提高警惕。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它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会硬化、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管弹性下降,导致肠道血液灌注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缺血性肠病的患者既往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
        特别是有明显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由于突发腹腔动脉、尤其是肠系膜动脉痉挛,甚或血栓形成,使小肠、结肠的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或中断,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急性肠坏死,患者出现休克状态。
        饭后持续饱胀是先兆
        石丽红介绍说,平时每年接诊约数十例肠中风患者,以50-70岁的中老年居多,大多发生在家庭聚餐、饭店就餐后,饱餐和摄入多量高脂肪、高蛋白为其突出特点,也有发生在顽固性便秘后。
        石丽红提醒说,一般肠中风发作前都有一些征兆,如饭后常有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每次持续一两个小时,摄入脂肪过多或饱餐后症状加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肠中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剧烈性腹部绞痛和便血。肠中风发生时,病人腹部急性剧痛,就好像肚子被什么人的手紧紧抓住一样,并排出鲜红色粪便。这种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如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更长,除腹痛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日渐消瘦等症状。
        如何预防“肠中风”
        据介绍,预防“肠中风”的原则是针对动脉硬化用药,改善全身血管功能。在应用保护血管、抗动脉硬化药物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原发疾病。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值得注意:
        1、“肠中风”是以动脉硬化为基础的疾病,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患者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会诱发疾病。
        2、要做到起居有序,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也要适当休息。要保持情绪稳定。
        3、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忌烟限酒,控制体重;注意补水,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要多喝凉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以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品,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