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身高体重不达标 杜跃进:可能是“疳症”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由于饮食习惯不好或者饮食不健康等原因,一些孩子不仅体重比同龄人轻,而且智力、免疫力、运动能力都比同龄人差些,西医诊断为小儿营养不良,久治不见效果,让父母非常头疼。

  小儿营养不良中医称为“疳症”。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孩子过瘦或过矮该怎么办?本期《对话名中医》栏目,徐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院名中医、教授杜跃进将介绍有关小儿疳症的中医调理及预防。

  5岁男孩贪吃零食,身高体重不达标

  宋女士的儿子霄霄(化名)今年5岁了,在上幼儿园中班。自从儿子上幼儿园之后,由于她和老公的工作比较忙,便把孩子送到了婆婆家。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孙子,经常满足他的要求,买来各种各样的零食给他吃。一年多下来,霄霄更加不爱吃饭了,整天吃各种甜食、饮料,身材也越来越消瘦,个头也比同龄人矮了不少。

  发现儿子体重身高不达标后,宋女士着急了,带着孩子到徐州市中医院检查。接诊后,杜跃进主任发现霄霄是患上了疳症,即营养不良。根据霄霄的病症,杜主任建议其口服中医院自制剂运脾糖浆,并配合中医的捏脊疗法和推拿按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霄霄胃口改善,体重也大幅增加了。

  小儿疳症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小儿疳症是由于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如果孩子患上疳症,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如果长期这样,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

  引起疳病的病因较多,临床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营养失调、疾病影响以及先天禀赋不足为常见,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可涉于五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水谷精微输布,以营养全身。脾健胃和,则气血津液化生有源,全身上下内外得以滋养。若脾胃失健,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津液亏耗,肌肤、筋骨、经脉、脏腑失于濡养,日久则形成疳病。

  “现在生活中,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是引起疳症常见的原因。”杜主任表示,有些父母、祖父母由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零食、冷食、寒食摄入过多,但主食反而吃的少了,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对于婴儿来说,如果喂养不当,乳食太过或不及,也可损伤脾胃,形成疳病。 “太过”是指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饥饱无规律,过分食用肥腻的食物,过多地吃冷食,导致食积内停,形成疳症。“不及”指母乳喂养不足;人工喂养调配不当,如牛奶或奶粉浓度太低,或以谷物(米粉、麦乳精)为主食,从而因长期蛋白质和脂肪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

  中药调理效果好

  “疳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脾胃受损,津液消亡。”杜主任介绍,因患儿的脾胃受损程度不一,病程长短有别,病情轻重也会有差异悬殊。最初,患儿仅表现为脾胃失和,运化不健,或胃气未损,脾气已伤;之后脾胃虚损,运化不及,积滞内停;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失于调治,脾胃日渐衰败,津液消亡,气血耗伤,元气衰惫者,则导致干疳。

  “中医治疗疳症以调理患儿的脾胃为主。而在调理之前,要先辨别虚实。”杜主任表示,虚,指脾虚,治以补脾胃为主;实,指食积,治疗以消食化积为主。大部分情况下,小孩多虚实兼杂同时出现,所以健脾消食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徐州市中医院的自制中药制剂运脾糖浆对调理小儿脾胃的效果不错。患儿除了口服中药外,还可以再配合中医的推拿、按摩以及捏脊疗法。所谓捏脊疗法,即两手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从尾骨下端开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下方。孩子的肌肤娇嫩,家长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

  如何预防小儿疳症

  因为疳症主要是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减少疳症的发生主要还是靠家庭预防。杜主任建议,对于父母来说,首先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充足,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不要过多地吃零食。经常带孩子到室外活动,利用天然条件,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常开展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因为阳光能够促进孩子营养的吸收,在运动中可消耗人体的热量,增强食欲,也能提升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孩子偏食,就更应让他多运动,运动之后,胃口会大开,能够帮助改掉偏食的坏习惯。还要定期检查孩子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乳牙数目等,早期发现小儿在生长发育上的偏离,尽早加以矫治。

  对于婴儿来说,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和低体重儿,母乳更为必要。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采用牛奶及乳制品,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及脂肪。不应单独依靠淀粉类为主食,因为它们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热能。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