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最初让家人觉得有些不对劲的,是小郭的学习成绩持续下降。
原本成绩一直不错,怎么会突然开始持续下滑了呢?仔细回想一下,家人才觉得问题好像不是那么简单,成绩下滑好像与小郭的性格有关。
小郭太“内向”了。见到陌生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见了熟人也不敢与人对视,眼神飘忽不定。发展到最后,小郭甚至不愿意参加班级里的集体活动了。
无奈之下,家人把小郭带到了东方医院。
害羞怕人,甚至不愿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
家人介绍,小郭从小就是一个很“老实”的孩子。大家眼里的小郭,很内向,很腼腆。当时,大家只觉得孩子听话老实,根本没有太当回事。
长大了,上学了,小郭依然这么腼腆。在外面遇到了认识的人,甚至同学,小郭打招呼的方式也就是对着别人笑笑,然后匆匆离开。
这样“有点闷”的性格,让同学们对小郭有些不同看法。以至于有些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平时爱笑话小郭。
虽然有些烦恼,但小郭平时学习还不错,顺利地进入高中读书。
事情发生在一年前。课堂上,小郭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紧张的说不出话,结果引起哄堂大笑。当时把小郭窘得面红耳赤。
从那以后,小郭就落下了“心病”。
无论走到哪里,小郭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为此,小郭越来越少地外出,尤其是人多的地方,小郭都是避而远之。发展到后来,小郭连班级里的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了,包括学校里上早操,小郭也不愿意参加。
再在外面遇到同学,小郭都是目视远方,不敢与人对视。尤其是见到了女同学,小郭更是紧张到不知所措。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郭的学习成绩开始明显下滑。
专家解析:这是社交恐惧症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二科左晓伟主任接诊后对小郭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心电图、血压及其他检查项目均未见异常,心理相关测试显示其恐惧、焦虑较重,伴随一定的抑郁,躯体化因子及人际关系因子分值也较高。
精神检查时,小郭很配合,表现得挺正常,自称与医生讲话不太恐惧,但仍是低头多,抬头少。
小郭说其实自己也挺苦恼的,他说自己大家面前一本正经,不敢乱望,害怕别人关注,心里经常处于矛盾和苦闷之中。
知道自己这样有些不对劲,所以小郭也尝试着改变。他有时便硬着头皮去接触人,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越装脸越红,心情也越紧张,恨不得马上从地面上消失。
小郭自称现在几乎不敢外出见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敢与异性相处,每天都感觉好累,甚至都想到了死。
经全面了解后,左晓伟为小郭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与焦虑症、强迫症一样同属于神经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害怕社交场合和境遇,害怕被人注视,害怕当众出丑、当众进食,不敢与人对视、不敢演讲。恐惧对象常为异性、上司、长辈等。病程多迁延,有慢性化发展的趋势,25-44岁为疾病发病高峰。
左晓伟介绍说,“社交恐惧症”主要特点有以下四点
1、明知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不能控制;
2、有引起强烈恐惧的明确客体;
3、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4、极力回避客体,或带头畏惧忍受。
医生支招:得了社交恐惧症咋办?
据介绍,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但是慢性社交恐惧症治疗效果欠佳。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
多种治疗方法有效,首选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
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暴露冲击治疗需要专业治疗师进行治疗。
2.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抗抑郁药物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社交恐惧症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过充实的生活。学会忘记自己的“问题”,不再把“治好自己”当成生活中的首要事情,而是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目标和兴趣中去,通过小事积累自信,通过兴趣增加快乐。尽管心理和药物治疗都会改善症状,但是如果总是希望先完全消除症状,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反倒影响治疗效果。
常见误区:与其他类型恐惧有区别
误区一:正常人的恐惧
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误区二:焦虑症等其他神经症
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其焦虑多为境遇性的、针对性的、发作性的,事过境迁,焦虑即可减轻或消失。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
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
疑病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而可能表现出对疾病的恐惧,这类患者认为他们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
本期专家:左晓伟 东方人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
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专业,徐州医科大兼职讲师,心理治疗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女性、青少年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专家一门诊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