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孩患精神分裂后体重飙升 张鹏:属药源性体重增加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冬雨(化名)是我市某事业单位的职工,今年22岁,从今年初开始,她变得不愿出门,整天宅在家里自言自语。她对父母说,出门后总感觉大街上的人看她的眼神不对,一定有人在跟踪自己,她甚至因此报警,要求派出所民警“保护”自己。

  父母感觉问题严重遂带其就医,冬雨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于是开始服药治疗,预期的疗程是3个月,在父母监督下,冬雨每天按时吃3片药,病情开始逐渐好转,自知力迅速恢复,但是小姑娘回归正常生活后,却立刻陷入了另一个“巨大的烦恼”——她发福了。

  按照冬雨每年体检的记录,去年她的体重一直保持在52公斤左右,但今年服药3个月后体重即暴增至68公斤,她为此感到非常苦恼,对父母说:“我以前有病不敢出门,现在病好了,还是不敢出门!因为太胖了,好难看!”

  于是,她多次跑到医院要求医生赶紧把“含激素的药”停掉,无论医生怎么解释药物中并不含激素,她都不相信。后来,她计划自己通过减肥来控制体重,但因“食欲旺盛”,一见到食物就控制不住想吃,再加上吃饱之后总是乏力、倦怠,活动量很少,睡眠时间也有所增加,这导致她多次减肥都以失败告终。

  体重越是减不下去,冬雨就越不自信,越不敢出门。于是她又陷入了宅在家里不愿出门的窘境,父母对此感到哭笑不得,同时也隐隐担忧女儿是否精神又出了问题。听邻居说中医治减肥效果不错,于是带她到市东方人民医院中医神志病科门诊就诊,既可寻求在中医方面治疗,又能求个心安,检查一下女儿的精神方面是否有复发。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中医神志病科张鹏主任接诊后详细了解病情,经过检查与沟通,他的话让冬雨的父母吃下一颗定心丸,冬雨的精神分裂并未复发,发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心理聊吧:生活作息不规律

  原来,冬雨起初出现体重增加并非她自己认为的所谓“药里有激素”,而是一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医学上称之为“药源性体重增加”。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一方面可能导致胃消化能力增加,食欲增加,进食量增多等身体现象,另一方面,服用药物后患者往往变得不爱活动、爱睡觉、久卧,体重迅速增加并不稀奇。不过,药源性体重增加一般随着停药就会逐渐恢复。因此,冬雨的体重增加,医学上考虑药物所致是其中原因之一,但冬雨后来的增重其实和她的生活作息有很大关系,只是未达到“病”的程度,无需治疗,积极调整即可。

  病症解析:药源性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不仅是一种“损容性”疾患,同时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

  它影响糖与脂肪代谢,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容易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带来不良的主观体验,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如患者常因肥胖感到自卑,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回避社交,降低患者对各类治疗的依从性,病情复发的风险增加。

  那么,如何判断体重增加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呢?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可视为超重。

  那么标准体重如何计算呢?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成年:[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

  另一种是男性:身高(cm)- 105=标准体重(kg);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kg)。

  例如冬雨身高1.60米,套用上述公式计算,她的健康体重应该是(160cm-100)×0.9=54公斤,服药前她的体重是52公斤,说明她原先的体重在同龄的成年人中是较为标准的,而且还略有一点点偏瘦。而服药后体重达到68公斤,超出标准体重26%,明显已经超重了。

  常见误区:随意停药可不行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有些患者便随意中断服药,甚至错误地认为所有药物均有不良反应,不愿配合治疗,甚至放弃治疗。

  还有的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不积极寻求治疗,任由不良反应发展下去,曾经有患者出现闭经2年不寻求治疗,体重持续增加不加以控制,结果到家人陪其再来求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给后续治疗和调理带来很大困难。

  另外,睡眠不足也会刺激胰岛素,从而诱发肥胖症和||型糖尿病等。研究发现,每晚睡6个小时的人,其患肥胖几率也要比保持7-9小时睡眠的人高出约23%。

  医生支招:注意饮食控制与适当锻炼

  临床上根据各人体质不同,当服用一些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后,部分人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胖,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药物大多拥有镇静、安眠等效用,患者在服药过程中身体状况通常也会好转,因此表现为活动减少、能吃能睡,发胖并不奇怪。

  通常来说,这部分患者的体重在停药后就会自然地开始恢复,并不会一直胖下去。当然,患者应该根据病情来决定何时停药,另外也需注意饮食的控制与适当锻炼。虽然药物的副作用客观存在.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总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在临床使用中,专业的医生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使用都是非常谨慎的。另外,很多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以使用一些对应的药物对症处理,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通常来说,长期服用精神疾病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四大类,如果出院后患者或家属在服药期间发现有类似情况,就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一、迟发性运动障碍。呈现一种持久的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发生率较高,一般处理方式为换药或停药,但疾病治疗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张鹏主任推荐使用汤剂验方“消迟汤”,可以收到较好疗效。

  二、闭经。女性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偶尔会出现闭经等月经不调病例,这和使用药物的剂量、品种、用药时间均有一定关系。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辨证论治,起到辅正的效果。

  三、便秘。因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作息普遍变得比较规律,因此饭量增加,有时会出现便秘情况,徒增痛苦,此类就需要结合饮食调整来进行治疗了。

  四、体重增加。一些患者服药后体重逐渐增加,就不能一直窝在家里静养,需结合适量锻炼或针对性的调理。

  治疗方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结合上述的判断标准,冬雨的治疗方案最终被确定了下来,不过,用主治医师张鹏主任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表示,患者最突出的体质问题就是脾虚湿阻,因此治疗时重点就放在健脾祛湿方面,药方里含半夏、党参、白术、茯苓、厚朴、陈皮、泽泻等药材,针对性的施药,同时配合应用针灸治疗,每周五次,分别取穴天枢、大横、中腕、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等,特殊穴位还连接电针仪。这样治疗约一周后,患者就感觉“食欲下降了,见到好吃的不那么想吃了”,治疗第一个月体重减掉3.5公斤,患者很高兴,感觉衣服宽松了,走路也轻松了。第二个月针灸治疗减为每周2次,中药减为隔日一次,再次减重3公斤,患者食欲下降,饮食量明显减少,不再吃零食,生活比以前规律,按时起床,心情愉快,已经可以正常上班了。

  本期专家:张鹏,主治中医师,主治心理治疗师,中医神志病科主任。国家中医神志病科重点专科建设协作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徐州市卫生局重点扶持专科负责人,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新技术引进1项等。从事心理科、精神科工作多年,曾在北京安定医院王彦恒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化障碍、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等,特别是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的闭经、食欲亢进、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等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科室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子午流注治疗仪、针灸、电针刺、耳穴压豆、拔罐等中医特色治疗。开展中医失眠门诊、中医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特色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