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了“抗生素奶”嘴里长满鹅口疮 治疗简单但容易反复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鹅口疮是婴幼儿的常见病,通常都是因为吃手或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的。最近,有一位还在哺乳期的妈妈,因为高烧打了一天抗生素,之后再给孩子喂奶,宝宝竟然长了满嘴鹅口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宝宝吃了“抗生素”奶导致体内菌群失调

  “周岁以内的宝宝嘴里长鹅口疮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因为妈妈的原因,导致宝宝嘴里长鹅口疮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李莉萍接诊后,对宝宝进行了详细的问诊。

  原来,几天前,妈妈因为感冒高烧40度迟迟不退,就到医院就诊,因为烧的厉害,医生给联合使用了头孢和青霉素注射,并叮嘱妈妈在6个小时后再给孩子喂奶。妈妈回去后也是严格按照医嘱给宝宝喂养母乳的。可是没想到喂完奶之后第二天,就发现宝宝嘴里长出了白色的“奶瓣”,可是用棉签擦也擦不掉,两三天后,宝宝嘴里的“奶瓣”越来越多,舌头、两颊,整个口腔都长满了。宝宝不好好吃奶,流口水,哭闹不止。

  “最初我本以为是孩子吃手、奶瓶、奶嘴没有消毒,因为不卫生引起的鹅口疮,或者是孩子自己生病打针引起的鹅口疮,没想到是因为妈妈打了抗生索引起的。”李主任说,鹅口疮实际上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如果说宝宝生病注射头孢或青霉素后,会引起体内菌群失调,从而诱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生鹅口疮倒是有。可是这个宝宝自己,没有生病,又在哺乳期,唯一的可能就是妈妈喂奶将体内来分解完的抗生素通过乳汁到达宝宝体内,引起了宝宝菌群失调,诱发了鹅口疮。

  鹅口疮与不注意卫生和菌群失调有关

  “舌头或颊部有成片的乳白色凝块状的斑片,这在医学上称为‘鹅口疮’,民间又叫雪口。鹅口疮多见于周岁内的婴儿或新生儿。发病时,大部分宝宝症状不明显,部分患儿伴有低烧的症状。”李主任说,患了鹅口疮时,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白色的点状或小片状的附着物,逐渐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用棉签擦,难以擦去。鹅口疮通常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上。患有此病的宝宝由于症状不明显,所以常常被家长忽视。

  李主任特别提到,有的家长不知道是鹅口疮,以为是奶瓣使劲擦患处。新生宝宝的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更为严重者可蔓延到食管及整个消化道,发生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是什么呢?李主任说,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病,又称口腔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中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通常都是因为抵抗力差,菌群失调而导致发生鹅口疮。

  “主要还是不注意卫生和宝宝菌群失调导致的。”李主任说,多数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乳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污染以及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感染所致。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治疗简单但容易反复 防止交叉感染

  “鹅口疮的治疗非常简单,用制霉菌素片碾碎后加鱼肝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两天就能见效,但是病情容易反复,一定要注意隔离。”李主任表示,因为孩子嘴里真菌感染,吃奶时感染到乳头上,如果不及时进行消毒切断感染源,下次吃奶的时候就会反复传染。因此,妈妈在喂奶前小苏打水擦洗乳头,喂完奶后抹上药,防止交叉感染。

  专家建议,预防鹅口疮的最佳方法,就是注重宝宝的口腔卫生,在宝宝喝完奶之后或晚上睡觉前,须以干净的纱布,沾温开水轻轻擦拭口腔内壁及牙床,如此不仅可远离真菌感染,更可让宝宝从小就习惯口腔的清洁工作。

  妈妈及宝宝的看护人员,都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每次接触宝宝以前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如果是人工喂养,每次用奶瓶前应煮沸消毒五到十分钟后再用。宝宝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完煮沸消毒15分钟。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