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完试也别大意 高海燕:考后一个月易遭遇心理危机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一年一度的高考与中考都已结束,学生们或欢呼雀跃、或如释重负、或愁眉不展,心情不一而同。但对于家长们来说,想法恐怕都是一样的——终于可以放下这颗高悬着的心!

  但是,孩子考完了,家长就真的可以放心了吗?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高海燕主任医师表示,结合往年同期的接诊病例来看,结果有时恰恰相反。空虚、迷茫、抑郁、放纵等考后表现对孩子来说其实都是不妥的,家长们还需鼓起力气再多站一班岗,因为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往往是很多孩子遭遇心理危机的关键时段,需要父母的细心发现和引导帮助。

  事例1:去年高考标准答案揭晓当晚,一名复读考生默默地离家出走。几天后,家人接到警方电话,他在郊区投河自杀,贴身兜里还装着准考证......

  事例2:很多学生在考试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暑假狂欢,叫上同学聚餐喝酒,找KTV吼一嗓子到深夜,或者干脆找个网吧包夜打游戏……但一段疯狂之后,空虚感油然而生。甚至有学生在空间写日志说:“整天光玩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开心,我突然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了。

  事例3:一名高三学生被高校推优提前录取,本可不用参加高考,但他还是参加了高考,没想到出来的成绩却不太理想。他感觉同学们看他都是嘲弄眼光,每天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一个月后自残被送医。

  事例4:一名女生从小学习不错。第一年填报志愿时,父亲力主她报清华,而第二志愿空白,不服从分配。结果女孩差几分没考上,复读一年仍没考上,无奈上了第二志愿,但父母认为孩子“亏大了”并经常抱怨,孩子也感到委屈万分,虽然她就读的也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但从入学起就心情阴郁,后来学习上又遇到一点小挫折,第二个学期就被诊断出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什么?考完了就可以不用再辛苦地看书了?同学你们想太多了啦。”高海燕主任微笑着说:“高考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环节,难道参加完考试,人的一生就定论了?怎么可能!在适当放松之后,你就应该为下一个新起点做准备,继续保持学习状态。对正值青春年华的考生们来说,分数虽然已经落笔而定,但人生才刚刚开始。”

  此外,很多考生在高考后出现心理问题,其实与家长的表现密不可分。有时候,正是家长行为举止中流露出的那一份沉甸甸的爱,反而会带给孩子巨大的负面影响,觉得愧对家长的付出,不敢面对家长,想要逃避。同时也建议家长做好亲朋好友的工作,尽量别让亲友在考试前后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别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自己攀比的资本。总之,家长的心态影响孩子的心理,家长放轻松,孩子自然也能放轻松。

  越玩越空虚?迷茫抑郁放纵都不妥

  考前,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很紧张。考试结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有资料表明,中高考后一个月,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考前和考试期间少。大考结束后的2-4周,被认为是心理问题高发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放纵型

  学生们长期复习备考,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终于考完了,确实需要放松一下。“我要痛痛快快地玩个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放松变成放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压力的宣泄要缓慢进行,最忌讳的就是从考前的极度紧张到考后的极度放松,骤然的压力释放易导致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后果。有些考生甚至在此期间染上赌博、烟酒、网络成瘾等恶习,严重者还会误入歧途,甚至影响未来的生活。孩子考完试,想放松一下没有什么不可,但家长要帮着掌握好这其中的度,不宜过分放纵。

  建议家长朋友,帮孩子把好关,别让孩子过于放松以至于整夜的上网、看电视,这段时间是家长和孩子培养感情的好时节,不妨带着孩子散散心,或是全家出动到户外玩一玩。充分的户外活动能够增加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2.抑郁型

  这类考生在估分结束后,觉得自己会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考试时的情景,想着那些做错的题,情绪变得低落。表现是吃不好、睡不香,情绪低落,自怨自艾甚至自责,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念头。对于家长来说,既不要过分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否则容易对考生形成一种负面暗示,反而给孩子更多压力。针对这种情况考生首先要进行自我疏导,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学会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其次家长也要学会接受。不能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应引导孩子面对客观事实,寻找自我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可以带他旅游、健身,放松心情,也可以陪他读书。如果考生情绪严重失调,应尽早到医院进行专业心理指导。

  3.茫然型

  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中学期间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羞走。考试结束后,这种压力的快速释放会导致部分考生产生一种虚无感和无所适从感。尤其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及态度的变化,感觉差别很大。建议用这段时间去做那些平时忙于学习而未能有时间做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做些规划以奠定基础。还可以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家长则主动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安排假期,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

  关注心理健康 父母学会正确引导

  考试不如意走向极端甚至轻生,说明不是一个简单的意外,而是孩子平时的思维方式成为积淀已久的一个问题,高考不成功只是把问题往更坏处推了一把。当家长越是期盼孩子一生幸福时,就越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增加关注。

  首先应对孩子加强生命教育。从学校到家庭,现在都缺少生命教育这一课,要让孩子意识到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家庭和社会的,任何人没有权利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其次要进行挫折教育。越是表面要强的孩子,内心往往越脆弱。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平时受到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独立性欠缺、情绪管理能力差,应该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家长可以尝试多和孩子谈心,让他们明白,人生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十分正常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家长平时帮孩子做的太多,孩子没经历过挫折,因此在遭遇重创之后,容易走向极端。

  第三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使不少家长自身的心态也变得虚荣、浮躁。小到胡乱奖赏和惩罚孩子,说虚话;大到在孩子选专业、选工作甚至选对象等方面乱指挥,不知不觉就搞乱了孩子的价值观,他们会发现,父母在要求自己做事时,前后标准不一,或者为了一些利益可以直接放弃之前灌输给自己的所谓原则,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如今不少家长给独生子女灌输的是同一个概念:你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做,其他的家长都会为你做好。如果一直是此心态,孩子进入大学、社会等其他群体后,就很难客观地面对自己和他人,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更容易遭受失败,也更容易承受不起失败。

  第四是发展兴趣找理想。现在的孩子为了应试,大多存在兴趣单一、理想单一的问题,或主动或被动把考分当成生命的全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主动帮助孩子扭转这种想法,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平时多帮助孩子拓宽视野。家长也可以适当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发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那些对于自己没有信心的孩子,一项他喜欢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很好地重新聚拢孩子关注的目光,在这一过程中重拾自己的自信,找到价值感。如果孩子的情绪一直很沉闷,家长不妨多多鼓励孩子通过各种途径将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心里有事,孩子可以和家长倾诉,可以和朋友倾诉,总之要让孩子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憋久了就会成为病。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