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她爱胡思乱想被认“早更” 刘华:是患上焦虑症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35岁的王大姐是我市某企业的一名工人,丈夫是长途汽车司机,长期在外开车,因此王大姐是和公公婆婆一起住。都说婆媳关系难处,王大姐也有感触,她和婆婆的关系始终欠佳。

  一年前,她又一次和婆婆因琐事发生矛盾,丈夫不在身边,王大姐感到非常委屈且无处排遣压力,开始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里易醒。白天则开始变得莫名其妙心情紧张,脑海中胡思乱想,总担心丈夫在外面会出事,或是害怕小孩上学路上出意外等,于是她反复给丈夫打长途电话叮嘱小心,又频繁到学校看儿子……此举令丈夫和儿子产生了不少抱怨。

  在上班时,王大姐也常常心烦意乱,有时坐立不安,手会下意识的发抖,还变得易发脾气。有关系要好的女同事开玩笑说,这症状有点像更年期。但王大姐才35岁,不可能是更年期症状,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同事的玩笑话仿佛当头一棒,敲醒了沉浸在不安情绪中的王大姐。在跟同事详细描述了自己近来的感受与情绪变化之后,对方建议王大姐最好去看下医生,以免身体真有什么问题,这样糊里糊涂拖下去延误治疗就不好了。

  王大姐也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了什么“心病”,于是到市东方人民医院挂号问诊。初步的检查全身CT未见异常,动态心电图未见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而接诊她的市东方人民医院刘华主任医师在问诊中沟通发现,王大姐主要表述的负面症状是头痛、头晕,常感胸闷、心慌、多汗等,再结合其他专项柃查项目综合得出的结论,王大姐被确诊为“焦虑症”。

  名词解释: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 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处 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是病理性焦虑。

  病症解析:并非由实际危险所引起

  焦虑症是一种没有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痛苦心情,以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或以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焦虑的情绪并非由实际危险所引起,是指向未来的,不确定的。

  常见误区:易被误判为躯体疾病

  焦虑症患者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和紧张,其躯体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更为严重,常被误诊为躯体疾病,比如急性的焦虑发作最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病发作。此外,焦虑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和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有时发展严重也会引发很多类似躯体疾病的症状。

  危害不小:影响发育并可能遗传

  焦虑症的危害其实比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要严重,它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焦虑情绪本身对患者的困扰,甚至可能影响很多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的层面,例如:

  1、影响身高

  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女孩身高变矮。现有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的女孩平均身高会比开朗快乐的女孩矮5厘米,将来身高超过1.57米的可能性要减少2倍,身高超过1.62米的可能性更会减少5倍。

  2、降低人的生活质量

  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性的负面性情绪障碍,可导致多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疾病甚至癌症等。这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构成了重大威胁。

  3、伴发躯体不适症状

  如连续头晕或暂时失去记忆、直肠出血、脉搏加速、手掌冒汗、慢性背痛、颈痛、慢性或严重头痛、颤抖、荨麻疹、情绪过度紧张无法承受、失眠等症状。

  4、可能遗传

  目前的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生化、免疫、内分泌、电生理和影像学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但二者都有遗传潜质。

  显然,焦虑症的危害有很多,它不仅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不及时治疗,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常见症状:不能放松下来

  焦虑症病人一般具有以下症状: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出现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经常失眠、早醒、多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总是为自己和亲人的未来担心,担心自己的亲人、财产和健康受到损害,心烦,易发脾气。

  根据临床表现,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两种。急性焦虑症又称为惊恐障碍,病人发作时无明显病因,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之后能回忆;发作间隙期除了害怕外没有明显症状。

  慢性焦虑症又称为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焦虑症。这种病人常有恐惧性的预感,具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终日坐卧不宁,凡事都倾向于往最坏的结局着想。

  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才会成为一种疾病。人们不必因暂时或短时的焦虑症状而恐惧,有焦虑症状不一定就是焦虑症患者,还要看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不可控制,就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统计数据:平均每百人就有七例

  近几年焦虑症发病率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约有7%至8%的人群患有焦虑症,而且很多患者的焦虑症与抑郁症如影随形,二者相互影响,给患者带去很多痛苦。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为焦虑症的高危人群,女性发病率明显比男性高。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30%至35%的病人患有焦虑症,任何一种疾病的患者都可能同时患有焦虑症,尤其是心血管病人更为常见。

  治疗手段:心理与药物治疗并重

  焦虑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治疗焦虑症,首先要让患者明白疾病的性质,消除精神刺激因素,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抗焦虑药及某些抗抑药等,然后进行心理疏导。至于其它心理疾病所伴随的焦虑症状,必须同时兼洽原发病,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专家介绍:刘华,徐州市东方人们医院精神科大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徐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医疗事故鉴定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专家团成员。曾被评为卫生局“五一巾帼兵”、“徐州市人民满意医疗卫生工作者”。从事精神医学二十余年,工作精益求精,对病人耐心细致,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女性精神障碍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