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王忠良:夏秋交替防暑降温仍有必要,但切莫贪凉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8月23日是处暑节气,意味着“夏天的暑热正式终止”。夏秋交替之际,天气日趋凉爽,气温开始下降,气候变得干燥,人体由夏湿变为秋燥,很容易因不能适应而引发疾病。记者27日在徐州市中医院采访时发现,心血管门诊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患者都是因过量食用冷饮或吹空调导致血管痉挛,因血管堵塞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这段时期尤其要注意保护身体,生活中要多喝水,注意增减衣物。”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王忠良说,夏秋交替之际,早晚逐渐凉爽,但白天高温天气仍旧存在,心血管病人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夜间防止受凉;同时要坚持服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小病小痛,不适忍忍就好

  若是有胸痛、憋闷等心血管病征兆,会“忍”出大毛病

  很多中老年人都觉得自己身子骨很硬朗,没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慢性病,因此对自己身体出现的一些小病小痛并不理会。“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王忠良指出,有很多疾病起初不做专门的检查是不能发现特异性病变的,直到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让人们明显感到不舒服或出现意外,而此时疾病已经到了难以根治,甚至无法挽救的程度。这一类疾病以心脑血管病最为典型。

  8月26日下午,一位75岁的老太太被紧急从邳州送到了市中医院,入院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患有严重心衰,呼吸微弱,胸痛憋喘准忍,甚至无法平躺在担架上。值班医生立即将患者安排进CCU病房(冠心病重症病房),同时为她进行了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心肌供血、抗感染等一系列抢救治疗。望着气息微弱的母亲,老太太的长子后悔奠及:“我妈就是因为吹空调吹多了,一周前开始不停咳嗽,我们也没有在意,以为就是小感冒,一直拖着没带她去医院。没想到今天突然病情就加重了……”

  “上了年纪的人,有个小病小痛,千万不要忽视,否则会贻误病情。”王忠良告诉他:“我们正在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洽,结合患者病情特点配合给她使用温肺化饮、活血强心的中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王忠良介绍,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早期疼痛等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胸闷、憋气,运动量很小也感觉气短,喘不过气,有时伴有心慌和剧烈的心跳等自觉症状。当这些症状有规律的出现或经常性的出现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还有一些不典型的冠心病患者往往容易误诊,应该警惕。这类患者发病前会出现不典型的疼痛,如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后背痛等,或者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咽炎”等。卒中也一样,发病前会有一些细小的先兆,如一只眼或双眼短暂性发黑或模糊,看东西重影或眩晕;面部或一侧肢体突然出现麻木、无力,有时伴有肌肉痉挛;走路突然无障碍性扑倒或行走不稳等等。出现类似小毛病之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诊检查,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坚持用药,不能随便停药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药物一定要规律服用,否则病情容易反复

  心血管病患者应按医嘱坚持服药,这个道理每位患者都懂。但现实生活中,有大量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坚持服药,从而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反复发作。

  王忠良认为,不按医嘱服药的心血管病患者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自作主张。一些接受过支架治疗的患者,由于症状明显减轻,便自以为病已痊愈,从而停止服药。还有的患者需服降压药,但看着自己血压恢复正常,以为继续服药会让血压进一步降低,就停药了。二、害怕。有些患者自己研究药品说明书,由于害怕上面所提到的不良反应,就不按医嘱服药。其实,心血管病药物说明书上列出的不良反应虽多,但出现副作用的概率极少,否则,该药物也不可能上市应用于临床。三、遗忘。有些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减退,再加上治疗方案复杂,于是忘记服药。此外,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表明,部分患者由于轻信不良广告的诱导,改服偏方或保健品,也导致用药依从性的下降。

  那么,该怎样保证心血管病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呢?

  以徐州市中医院为例。首先,该院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治疗、出院的时候,都应向他们详细说明如何服药,以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其次,市中医院坚持三级随访,提醒患者出院后及时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家庭医生,在他们的指导下坚持服药。

  当然,患者也要想办法提醒自己。王忠良建议:“需要一天服三次药的患者,可以每天早晨把该服的药分别放进三个容器里,摆在显眼的位置,这样便于按时服药。一天只需服一次药的患者,可用手机、闹钟给自己定个闹铃提醒自己。记性差的患者需子女多留心督促。”

  年轻人群,不能忽视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正呈年轻化态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一大祸因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原本很少患心血管病的四十几岁中年人,甚至是二三十岁青年患上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也屡见不鲜。王忠良认为,这一方面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另一方面就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人们摄入了过量的油脂、胆固醇等。现在认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因此应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

  前段时间,世界游泳锦标赛吸引不少体育爱好者熬夜观赛,24岁的小赵就是其中一员。没想到连续熬了四天夜之后,小赵因为急性心梗被送进了医院。

  “我儿子这么年轻,怎么会得心梗呢?”小赵的母亲想不通。“他虽然年纪只有20多岁,但是却有一颗50多岁的心脏。”王忠良解释,熬夜、抽烟、喝酒都是导致小赵患心梗的原因,尤其抽烟是促使心梗发生的重要原因。一般大家都认为吸烟只会对肺造成不良影响,但事实是吸烟对心血管影响也是非常致命的。吸人烟气后,会直接损坏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受尼古丁刺激冠状动脉也会收缩痉挛,血管收缩越严重,心肌缺血越严重;此外,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渗透到血液中,这时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就会卸下氧气而改与一氧化碳结合,于是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减少,也加重了心肌缺氧,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甚至恶化。

  长期熬夜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新的“现代化”诱因。现代年轻人,甚至老年患者长期熬夜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休息不好、生物钟被打乱,患冠心病、血压高的风险大增。凌晨两点左右,人的交感神经薄弱,而副交感神经很活跃,如果熬夜睡得晚,植物神经就会紊乱,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梗。此外,由于长期的熬夜而导致过度疲劳,机体处于衰弱状态,这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之一。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近年来心血管病的发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市中医院曾经还接诊过才18岁就心梗的患者。王忠良提醒,具有肥胖、高血匪、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不论年纪大小,都要格外注意对冠心病的预防,少食胆固醇含量高及热量高的食物,吃饭不要过饱,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多进行有氧锻炼。

  此外,心梗发作前常常会有早期征兆,特别是具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当感到胸痛、心悸,或者出现颈肩痛、牙痛、咽痛等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查出病因,排除隐患。一旦发生心梗,最关键的是及时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一般在发病4到6个小时内是最佳急救时机,当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前区疼痛、出大汗、面色苍白等急性心梗症状时,一定不要惊慌,安抚患者保持镇静,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粒( 0.5mg)或速效救心丸10粒,并立即拨打120到正规医院进行急救。

  专家简介:王忠良,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研究方向:心脏内科的诊治,尤其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病等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完成国家中管局、江苏省科委课题两项。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