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儿童医院强化细节服务,点滴创新给孩子更贴心的照顾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孩子一生病,家长往往头疼不已,因为小孩子最怕打针吃药。怎么办?市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动脑筋,在服务细节上大胆创新,有针对性地发明了各种实用道具,用玩具和游戏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录像带、“管理员”制度、预约制等缓解家长的焦虑,让看病不再成为孩子和家长的负担。

  优质的细节服务是一所医院成功的开端。人性化服务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市儿童医院的每一项服务举措、每一个服务流程、每一个病区科室中。医护人员们都有哪些贴心而有趣的“发明”?它们又是怎样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完成治疗的?咱们一起去看看。

  尿道口感染、跌倒碰到床栏、翻身掉下床……孩子年幼容易受伤,怎么办?

  这些小发明,让孩子不再受伤

  6个月大的豆豆因先天性心脏病被送到了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的病房里,豆豆的妈妈心疼不已,生怕孩子太小,翻身的时候从床上掉下去。但她很快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看到护士们在每个孩子的四周床栏边都加放了一层用棉花和布做的软床挡,这样孩子就不会从床上掉下来了,也不会碰到冰冷的栏杆,这下我放心了。”

  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的患儿年龄基本都在一个月到二岁之间,这个年龄的患儿几乎没有自我防范意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翻身或者站立的时候很容易受伤。一方面,床栏的间隙过大,瘦小的患儿在翻身时容易掉出来,尤其是夜间睡眠时,有些孩子的半个身子都是悬空的;另一方面,对于一岁以后会站立的孩子来说,床垫很软,孩子站不稳,倒下时没有防护容易坠床。天冷时,冰冷的床栏尤其容易让患儿受凉。

  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心胸外科的护士们制作了防护软床挡,既可以保护患儿,又不似铁栏坚固,这样,患儿就算靠在软床挡上,也不会觉得冷。

  尿道下裂是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最具代表性的疾病之一,其术后护理非常重要,而尿道口护理又是术后护理的重中之重。以往做尿道口护理,一般是用大棉签蘸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尿道口,虽然护士操作时动作已非常轻柔,但棉签接触尿道口时难免造成疼痛,加上患儿自身的恐惧,尤其是刚刚手术的患儿对疼痛十分敏感,多数患儿会大哭大闹,身体乱扭乱动,不能配合操作,大大延长了护理工作时间,而患儿情绪波动、剧烈活动又会影响切口的愈合、病情的恢复。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不那么疼呢?护士们想了各种办法,最后终于找到了做尿道口护理的最佳道具——巴氏滴管。这是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工具,由pe、pet等材料制作而成,是实验室、食品研究、医药等行业不可缺少的一种实验耗材,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等优点。使用时,护士们用巴氏滴管吸取0.5%碘伏消毒液滴注于患儿尿道口及周围,这种方法由于没有与尿道口直接接触,明显降低了患儿的疼痛感和恐惧感,节省了护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快了患儿的伤口愈合速度。

  在神经内一科,还有一款护士自制的“神器”——防安瓿瓶划伤盖。以前,每次加药时经常有护理人员不小心捏碎玻璃安瓿瓶,从而划伤手指,不仅给护士自身带来伤害,也降低了服务效率。于是,护士们灵机一动,利用废弃的雾化药塑料瓶,套在玻璃安瓿瓶盖上,制成了一款防划伤瓶盖,一来保护了护士的手不被碎玻璃划伤,二来可以储存掰下的安瓿瓶盖,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明显提高了服务效率。

  此外,为方便患儿剪指甲,市儿童医院的护士们还自制了防飞溅指甲刀和家长储片箱,同时在护士站安置便民盒,提供针线、老花镜、剪刀、雨伞等便民服务工具,方便患儿家长使用。

  病员服穿着不舒服,灌肠时患儿不配合,总是哭闹……孩子不愿意住院,怎么办?

  这些小发明,让孩子不再哭闹

  面料加厚、腰部系带、衣襟改斜襟……这是ICU病房的护士们为患儿病员服进行的巧妙改造。

  护士介绍,ICU的患儿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需要长时间进行心电监测和血压监测,而且病情变化快,不宜搬动。以往的ICU病员服有很多弊端,如骨折患儿、有动静脉置管或用呼吸机的患儿穿脱都很不方便,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的患儿,其胸部一直裸露在外,不易保暖,导线盘区在患儿身旁凌乱不堪。此外,外科ICU患儿胸腹部大多数有伤口和各种引流管,若使用以往的病员服不易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情况以及各种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管道是否通畅,更不方便定时挤压引流管。

  护士们的改进方法是:病员服采用双层纯棉布料,衣领采用圆领,两袖外侧开叉均用系带系上,衣襟选用斜襟,腰部用系带防止滑脱。在使用时,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合适型号的病员服,病员服展开平铺在床单元上,患儿平躺于床上,依次将手臂系带、腰部系带系好即可。这样,患儿穿着比较舒适,可以减少管道、导线与患儿的皮肤直接接触,防止患儿皮肤过敏,为患儿胸部、腰部和背部保暖;同时,衣服不易有褶皱,吸水透气性好,穿戴方便,两袖直接系带,解开方便快捷,不需大幅度搬动患儿,减少患儿术后因牵拉而引起的疼痛。

  对护士们来说,这种病员服也方便她们进行护理操作,例如连接或更换电极片不需要完全解开衣扣,只需从开缝处粘贴即可,通过两侧腋窝的隐形开缝可测量温度,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新的病员服也易于观察病情,例如观察患儿气管切开、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处的情况等。此外,改造后的病员服因为采用纯棉布料制作,可以通过反复清洗消毒进行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市儿童医院普外科灌肠的患儿比较多,灌肠时间较长,这无疑会对患儿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创伤。为了减轻患儿痛苦,该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灌肠室的天花板上布满了卡通图案,并一直播放儿歌音乐,试图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一次,在为一名5岁患儿灌肠时,由于孩子难以坚持,始终不配合,该科的护士掏出了自己的手机给他玩,没想到还真有用,孩子全神贯注玩起了游戏,不哭不闹,很配合地完成了灌肠治疗。这下,护士们可算是掌握了“秘诀”——不久,灌肠室增添了掌上游戏机,一些年纪较大的儿童果然一拿到游戏机就乖乖“就范”,很听话地配合护士们进行灌肠。

  生病的孩子往往心理脆弱,对门诊、病房的环境,怀有本能的恐惧。但另一方面,孩子又有活泼好动、对生活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天性。为了减轻孩子对就医治疗的恐惧和压力,市儿童医院在病区设立了“患儿才艺展示墙”,走廊的一整面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五颜六色,童趣无限。病区还定期举办儿童书画才艺大赛,将患儿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减少患儿在医院孤独恐惧的心理,让他们的住院生活丰富多彩。

  在整体布置上,每个病区都特别注重营造“家”的氛围。市儿童医院的护士服全部采用具有居家感的碎花设计,乍一看并不像拿着针管的护士,倒像是在家休息的大姐姐们,这样一来,患儿对她们就没那么害怕了。全院各病区均配备儿童专用洁具、儿童洗手池、婴儿换洗台、母子淋浴室、儿童安全扶手、儿童易识别造型等儿童专用设施,充满造型感的设施让孩子们惊奇不已,有效淡化了他们对治疗的恐惧。

  孩子手术时干着急,来回奔波复印病历,想了解医院管理流程……家长心存各种焦虑,怎么办?

  这些小发明,让家长不再担忧

  从去年起,市儿童医院神经内二科实行腕带识别制度,为每一位患儿佩戴腕带,标识该患儿的身份、药品、测试样本、治疗、检测结果等信息。护士在做每一项操作之前都要核对腕带信息,减少在医疗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提高护理质量。这样一来,家长们放心了不少,护理效率也明显提高。

  为了让家长们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了解和放心,该院康复科还定期从住院患儿家长中选出2名“安全管理员”,配合科室处理突发应急事件。他们的孩子出院后,科室再重新选举,如同接力棒,让患儿家长直接参与到病房的安全管理中来,培养“科室安全、人人有责”的公共意识,并给予“安全管理员”优惠政策——免费提供陪护椅。

  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则通过录像和照片,弥补了家长们无法亲见孩子手术现场的遗憾。去年起,普外科开始大规模地开展了微创手术,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因条件所限,该科室没有在线手术视频,患儿家长只能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着手术结果。怎样能减少家长们的担心?普外科的医生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次手术中,他们都会将手术过程录制下来并拍摄照片,在手术结束后第一时间向家长展示这些视频或图像,直观地讲解手术过程,让家长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减轻其焦虑。这一举动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的赞许,不少家长盯着录像画面,感动地流下泪水。

  预约复印病历的服务推出后,为很多患儿家长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目前市儿童医院病案库不在院内,对于要求复印2012年以前病历的家长,病案室需首先登记病案号、留存家长证件,然后告知其来院取复印件的具体时间。对于第一次来院未带齐证件的家长,明确告知其需要的证件,同时给其登记,确保在其第二次来院的时候能够拿到复印件。但是,由于该院患儿有些周边县市及农村地区患儿,路途较远且交通不便,还有部分家长带孩子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继续治疗,很多家长没有时间或者条件不允许多次来院取件。为此,该院推出了电话预约复印病历的服务,患儿家长可电话预约,将相关证件复印件邮寄至该院,由病案室审核,以家长认可的方式将病案复印后将复印件邮寄至患儿家长处。这样一来,极大方便了外地患者,节省了患儿家长的时间,也减轻了往返医院的经济负担。

  此外,市儿童医院急诊科还成立急诊爱心捐助区,为就诊及留院观察的患儿提供物理降温用品,如小盆、毛巾、水杯、吸管、卫生纸等。这些物理降温用品虽然并不昂贵,但是让患儿家长们深切感受到医院的暖暖热心与深切关怀,极大地拉近了医院与患儿家长们之间的距离。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