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仁慈医院建院以来抢救十万余例断肢(指、趾)患者

 这儿的断肢(指、趾)何时休?

  ——徐州仁慈医院建院以来抢救十万余例断肢(指、趾)患者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新闻 (转自 徐州日报) 明明是省时省力的铁“耕牛”,因为质量低劣、操作不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咬人”的铁“老虎”。眼下正是农忙时节,频繁发生的农机伤人事故再次牵动着人们的心,自今年7月份起,徐州仁慈医院已经收治了上百名因农业机械造成安全事故的病患。据统计,自2000年至今,仅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就收治了十万余例农机致伤患者,几乎每位患者入院时都重伤或已致残,需要进行再植手术,受伤情况严重。

  “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的安全事故也在增加,成为危及我市农业安全生产的一颗‘定时炸弹’。”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农机为何频频伤人?如何减少农机伤人事件的发生?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安全意识差 错误操作酿悲剧

  10月8日,在仁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记者见到了正在养伤的朱先生。回想起受伤时的一幕,他心有余悸。

  9月底,家住铜山区柳新镇的朱先生开着收割机收玉米,在没有关闭收割机的情况下,他爬上机械顶部开始清理驾驶室。弯下腰的时候,他突然脚下一滑,一只脚随即落到了

  隆隆滚动的犁耙上,当场血肉模糊。随着一阵剧痛袭来,朱先生几乎痛晕了过去。

  家人立即将他送到了仁慈医院。经诊断,朱先生的右腿需要进行再植手术,并且短时间内不能再干农活。

  “都怪我没有这个安全意识啊!我跟别人借的这台机器,借来后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己就摸索着操作了,真是后悔啊……”朱先生叹息道。

  徐州仁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石荣剑介绍,近十几年来,该科室已经为10万多例断肢(指、趾)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成功率达98.6%,其中行足趾移植,拇指再造200余例,成功率达100%,综合救治水平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患者中,有超过一半以上患者是因为缺乏正规培训、缺少安全意识、操作不当导致受伤的。

  记者了解到,除了使用机械时安全意识淡薄,多数采访农民也没有参加过相关保险。农业专家介绍,购买拖拉机是强制上保险的,但在联合收割机上,目前参加的是农业政策性保险,因为属于商业险,所以并没有强制要求。虽然政府在这方面会补贴,每位农民一个季度的花费不足百元,但目前的参保率非常低。

  “黑”农机横行 质量低劣易伤人

  在仁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记者还见到了另外一位患者张大姐。她在使用前经过了专业培训,但使用过程中机器却突然出现了故障,运转时断时续,导致她在检查时受伤。

  “黑机械”的大量存在也是导致农机伤人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徐州地区就有联合收割机1.6万多台,但在监管部门申领上牌的只有9000台左右;上万农机手中,有“上岗证”的只占六成。“‘黑机械’没经过年审,‘黑户’没通过培训,安全自然难以保障。

  “如果产品设计更合理,多数事故可以避免。”一位农机经销商说,联合收割机的齿轮、轮轴、皮带等部件是“事故多发区”,本来这些装置的外

  侧都应该有隔板和安全罩保护,但现实中很多劣质机器根本没有这些防护设备。

  即使是正规购买的农业机械,不少农民也会为了维修和清理方便而将这些防护设备拆除。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机操作手说,联合收割机使用时每天都要上油,而且机器故障率高,特别是国产机,需要经常维修。“我们上一次油,修一次就要把隔板拆卸一遍,太麻烦了,干脆彻底拆了。”一位农技专家介绍,一些国外机器已经做到不用拆卸安全罩自动上油,而且故障率低,安全性较高,但是因为价格比国产机贵一倍左右,农民大多买不起,所以国产机仍是主力。

  让农机安监部门感到尴尬的是,即使在检查时发现农机存在安全隐患和牌证的问题,他们只能纠正、制止,缺少处罚的法律依据。国家没有对农机强制报废的规定,不少机子使用多年依然在“带病”服役。

  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悲剧发生

  徐州仁慈医院的统计显示,住院患者使用农机受伤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农机安全防护性能差,动力过大,农民私自加长,保护设施不全;二是培训不到位,经销商在农民购买后没有培训,或将机子借给未经培训的人使用;三是市场上存在大量“三无”产品,质量低劣。

  仁慈医院医护人员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销售农机产品相关厂家的监管力度,避免让劳动者购买到假劣伪冒的农机产品,同时应加强对劳动者各项保护措施的健全,加大安全教育和管理,从根本上避免惨剧的发生。

  农业部门提醒,农民在购买、使用各类农业机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高质量产品,要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事实上,每一台正规生产的农机,都有使用说明书、安全注意事项。”徐州市农委有关人士提醒说,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并对农机进行日常清理、润滑、调整、紧固,以减少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