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血液科专家为重度贫血症的朱妍实施骨髓移植手术


朱妈妈抽取骨髓血


采集到的“救命血”

朱妍躺在无菌舱中接受手术

  全程导医网 综合消息:经过数日调理和准备,昨日徐医附院血液科专家为患重度贫血症的朱妍实施了骨髓移植手术。当日上午,朱母1000毫升骨髓血分三次采集完成,随后这些“救命血”缓缓输入女儿的体内。浓浓的母爱在洁净的无菌舱内升华。

 

  采集:三小时共采1000毫升骨髓血

  昨日上午8时30分,朱黎被推入了手术室。这位已经历一个半月忧虑煎熬的母亲,此时内心很平静。她向每位前来看望的热心市民和亲友报以微笑。“我一定能够支撑住,谢谢大家,谢谢。”她轻轻地说。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朱黎的安全和健康,手术中医生为其进行了硬膜外麻醉,并在术中间歇性地每次抽取部分骨髓血,因此整个抽取过程也比较长。在手术进行时,朱妍的爷爷也来到医院。看到这些对孙女予以无私援助的热心市民,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上午10时多,第一袋370毫升骨髓血抽取出来。但数量不够,院方让朱黎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抽取。至上午11时50分,医生成功抽取了三袋骨髓血,总量达到1000毫升。

  移植:朱妍手术中发短信感谢大家

  “捐献者所捐献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需超过2×108个/千克体重(患者体重)方能满足移植中心的剂量要求。”一位参加手术的医生向记者表示。经过专家检查计数,朱母骨髓血中基础的有核细胞数已能够满足移植所需。

  经过检测后,中午12时,这些带着母亲体温的骨髓血通过早已安排好的通道送入无菌移植舱,经过朱妍的锁骨下静脉输入其体内。据医生介绍,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仅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所以通过静脉输入,也可以让它们找到赖以生存的“家”。

  躺在无菌舱内的朱妍,在接受骨髓血移植时,还不断用手机给外面的亲人发短信,请他们代为感谢帮助自己的人。昨日下午3时多,母亲1000毫升的骨髓血完全输入到了女儿体内。

  继父:被爱人的举动深深感动

  通过舱外的监控系统,记者看到了朱妍,由于喉咙发炎、口腔溃疡,她不能发声。但当记者问她对骨髓移植有无信心时,她点点头;问她此时的情况好不好,她也点点头,当问及对母亲的捐赠是否感激,她更是使劲地点点头。

  “真的很感人。”“娘俩不容易啊!”该院许多患者以及来看望母女俩的市民们都感叹。

  在舱门口不断探视女儿情况的韩方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代表全家向给予孩子捐助的相关部门、单位、学校和热心市民表示感谢。同时他也对爱人的举动表示感动。“我真怕她的身体支撑不下去,但她坚持了下来……母爱太伟大了!”

  主治医生:骨髓+外周血方案 确保移植效果

  手术结束后,朱妍的主治医生李德鹏向记者介绍,此次采集和移植骨髓血非常顺利。从患者母亲体内所采的骨髓血有核细胞数量达到2.38×108个,已够患者恢复之用。采集过程中,朱妈妈情况良好,心情很愉快,女儿病情也基本稳定。

  李医生介绍,在为患者移植骨髓血后,今天将再从朱母体内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给女儿。

  直接抽取骨髓血是以前骨髓移植采取的老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骨髓移植”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也就是通过“动员”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去,采集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样采集外周血相对简单,也不需要麻醉。为何现在既采集供体的骨髓血,同时又采集外周血呢?

  对此疑问,李医生解释,由于母女配型为半相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骨髓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较为稳妥,也是当前国内一种成熟的方案。

  李医生表示,这两个程序完成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告一段落。下一阶段,则要靠患者自身去逐步恢复。约半月至20日内,移植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将开始生长。但由于目前是患者粒细胞的缺乏期,容易出现感染,需要克服这一症状;同时,虽然是母女间的异体骨髓移植,但仍存在排斥的风险。对此,该院现已提前做好了预防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