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均主任完成多例高难度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术

   全程导医网 综合消息:徐州市中心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李国均完成多例高难度颅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介入手术,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极具风险的疾病,传统的开颅方法治疗,治疗中往往会出现动脉瘤的再次破裂,有些病人可能因术中大出血而死在手术台上。而采用介入治疗则无需开颅,只需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穿刺,经过血管将一根纤细的导管插至颅内,在大型数字减影X光机的引导下,将动脉瘤腔填死,以消除动脉瘤再次出血的危险。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虽然可以极大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可缩短住院时间,但由于距离远,不能像开颅手术那样直视病灶,因而对操作的精细度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医生技术高超而娴熟,还需要在术中从始至终极为谨慎地操作。虽然难度如此大,但对于从事介入治疗已15年之久,在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动静脉畸形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的李国均主任来说,做起来还是游刃有余的。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家住本市黄河新村的一中年男性,因剧烈头痛来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介入放射科主任李国均接诊后,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为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颅内出血,病情危重。
    虽然李主任曾完成过多例相似手术,但这位中年患者的病情却是一个特例:其动脉瘤破裂仅2毫米,是极其少见的病例。对其实施介入治疗,其难度比较大的动脉瘤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在填塞弹簧圈闭塞动脉瘤时,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对动脉瘤壁的刺激;而如此微小的动脉瘤,其允许术者进行操作的空间非常小,若导管后退比精准位置多出哪怕仅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就将脱出动脉瘤,抵住动脉瘤顶部,释放弹簧圈就会刺破动脉瘤顶,造成再次破裂出血……

    在如此高的风险面前,面对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李国均主任没有丝毫畏缩。他经过反复调试,终于找准了合适的位置,释放2枚弹簧圈,闭塞了动脉瘤腔。一个濒危患者的生命就这样得救了。

   另一个病例也很特殊——5月8日,李国均主任接诊了一位来自安徽萧县的51岁的男性患者。患者左眼红肿、眼球明显外凸,经检查在眼部可听到杂音,询问得知患者有颅内外伤史,后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