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四院神经内科张青山:精打细算 一心为老百姓看病省钱

  全程导医网 徐州天使风采:在我市,有技术、有名气的医生还真不少。可是有技术、有名气,又能为病人“精打细算”的好医生,你能见到几位?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张青山,就是少见的一位。

  从医近30年,张青山在医学领域不懈跋涉,也正是因为这份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才让今天的张青山,成为徐州市神经内科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咖”。

  ●求知若渴钻研医术 在时间上“精打细算”

  1987年7月,张青山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到四院当时仅4名医生、7张病床的神经内科。狭长的走廊里,一位清瘦的年轻医生抱着一摞厚厚的病历,追着年长医生请教疑问。下班后,这个年轻人挑灯夜读,为一个个难解的病例反复查阅着资料。从医4年后的张青山,获得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参加卫生部神经内科进修班学习的机会。友谊医院云集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神经内科专家,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张青山对知识的探求如饥似渴,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接轨国内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门。

  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神经内科诊疗技术,张青山回到了医院,尽展医技,神经内科成为他回报患者的平台。随着徐州市中心医院的巨变,神经内科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也正是因为这份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才让今天的张青山,成为我市神经内科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咖”。

  ●不让病人多花钱 在合理治疗上“精打细算”

  每周的周二、周五都是张青山的门诊日。这一天,他常常是从早8点忙到晚8点。张青山看病很“慢”,他的原则是“尽量地完整收集病史及详尽的体格检查发现问题,让病人用最少的钱看好病”。因此,他宁愿多花一点时间,仔细了解病史和检查治疗情况,作出正确诊断从而制订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他为病人的家庭精打细算,希望花最少的钱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只要是疗效一样的药,他一定会用便宜的;病人及其家属自己要求做的检查,如果没必要,他会明确告知“对诊断及治疗参考意义不大”;对于能通过门诊治疗的,他不会建议病人住院。

  两年前,一位来自农村家境贫困的中年妇女双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在外院治疗一段时间不见效,慕名来到市中心医院找张主任求治。当时病床已满,张青山立即安排加床,收治了这位贫困病人。经确诊患者为“急性脊髓炎”。在为其制订治疗方案时,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使用既能保证疗效、价钱又比较便宜的药,病人治愈医疗费用结算不到3000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高昂的医疗费常常是致命的压力,而张青山用他的“精打细算”,帮这个贫苦的家庭渡过了难关。

  ●精准掌握药物剂量 在临床治疗上“精打细算”

  “神经内科接诊最多的就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塞患者。这类患者做溶栓治疗,治疗时间及剂量的把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张主任对用药控制非常严格,也要求我们用药绝不能马虎。”神经内一科医生宋璞介绍说,张青山是徐州最早使用进口药物开展溶栓治疗的医生,他胆大心细,曾创造了不少经典病例。

  现年85岁的陈老太就是张青山甘冒风险应用溶栓治疗后成功抢救的患者。当时,家人把陈老太送到中心医院,值班的张青山在对病人检查后,立即通知启动脑梗塞急救绿色通道,他一边亲自陪同患者和家人去拍CT,一边通知药房准备好溶栓药。他对照CT检查结果和病人体征,制定了精确的用药方案。50mg的溶栓药缓缓注入陈老太太的身体。从上午10:30发病到中午12:30注入溶栓药再到患者神志清醒、说话清晰,一场关乎生命逆转的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前后共6个小时。

  近30年杏林路,不忘“悬壶济世做仁医”的初心。张青山——这位认真、正直、仁爱的医生,用半生无悔付出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