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患儿 为了患儿一切——记徐州儿童医院护理团队

  全程导医网 徐州市护士网/护理专题:孩子生病是件麻烦事。孩子无休止的哭闹、对治疗充满恐惧、随时出现病情变化……都令家长头疼有心碎。然而走进徐州市儿童医院会发现,这里有玩具、童趣、玩闹,患儿和家长仿佛忘记了看病的恐慌。

  “一切为了患儿,为了患儿一切。”如此爱心满满、诚意拳拳的信念正是来自于徐州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多年来,这支护理团队不断加强内部建设,重视技术提升,强化服务细节,创新服务项目,用专业和大爱呵护每一位患儿的生命和健康。

  对患儿的关爱渗透在每一个细节

  7个月大的乐乐因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做手术,乐乐妈妈很揪心,唯恐孩子因害怕而哭闹,又担心孩子因乱动被磕碰到。不过这些担心很快就打消了。在接送患儿手术的推车中,乐乐正盯着一个可爱玩偶,眼神充满兴奋;这辆推车也非同寻常,四周护栏边都加放了海绵护垫,既保暖,又能防止孩子蹬撞到护栏。

  “我看到病房的床上也有这种软围挡,听说是护士们加班加点做的,就是防止孩子掉床或是碰到冰冷的栏杆,她们想得这么仔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乐乐妈妈如是说。

  在市儿童医院,这样的小细节随处可见:天花板上布满了卡通图案,输液室里有玩具,最大可能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护士们穿着具有居家感的碎花制服,乍一看并不像护士,倒像是在家休息的大姐姐们,孩子们对她们也不会特别抗拒;全院各病区均配备儿童专用洁具、婴儿换洗台、儿童安全扶手等专用设施,充满造型感的设施让孩子们惊奇不已,有效淡化了他们对治疗的恐惧;开辟急诊爱心捐助区,为就诊及留院观察的患儿提供物理降温用品,如小盆、毛巾、水杯、吸管等;在护士站安置便民盒,提供针线、老花镜、剪刀、雨伞等,方便患儿家长使用。

  把患儿当家人,创新服务用心呵护

  2月初的一天,急诊科突然发生一阵吵闹声,一个撕心裂肺的声音喊着:“快救救我的孙子!”听到动静,急诊护士盖颖慧快速出门迎接,发现是一名不到1岁的抽搐患儿,迅速将其带入抢救室进行抢救。

  因病情危急,需脱掉患儿衣物进行灌肠,孟颖慧分秒必争,来不及戴上医用手套,徒手将患儿被粪尿沾满的衣服脱掉,实施抢救。止痉、畅通气道、吸痰、吸氧、心电监护、身份识别、消毒隔离、安慰家长、陪检……一切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处置完毕后,待患儿病请平稳,她又指导患儿家长挂号,缴费。

  做完这一切,患儿家长仍情绪紧张,紧拉着孟颖慧不放,多番安慰无果,急诊科紧急安排另一名护士当班,孟颖慧就一直待在患儿身边,下了班也没回家,不停地为家长做心理疏通,直至凌晨将患儿收洽入院。

  患儿家长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我知道我一有点耽误护士工作了,可我打心眼里感激她们,她们对孩子真是太用心了。”

  何为用心?护士们改造了外科ICU患儿的病员服,既方便穿戴,又减少了因操作间接引起的患儿疼痛;灌肠室增添了掌上游戏机,分散孩子注意力从而配合灌肠治疗;设立“患儿才艺展示墙”,定期举办儿童书画才艺大赛,激发孩子参与兴趣,减少患儿在医院孤独恐惧的心理,让他们的住院生活丰富多彩……如此种种,都离不开护理团队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心。

  提升护理水平,让家长不必再担忧

  孩子们最怕打针输液,家长们也时常为此而担忧、急躁。这种情况下,市儿童医院护理部把“技术过硬”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针对儿科的主打操作——静脉输液,护理部组织国内静疗专家就相关知识及最新进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专场培训,并指导院静脉治疗护理专科小组制作了《徐州市儿童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指导手册》-书,进一步规范了各种静脉导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各种静脉药物的知识点,常见的静脉治疗并发症及护理要点,保证医院的儿童静疗更规范和安全。

  小儿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术后护理非常重要。以往做尿道口护理,是用大棉签蘸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尿道口,棉签接触尿道口时难免引起疼痛,患儿多会大哭大闹、身体乱扭、不配合操作,大大延长了护理工作时间。为此,护士们最终找到了新办法:用巴氏滴管取代大棉签,采用滴注操作。这样一来,不必与尿道口直接接触,降低了患儿的疼痛感和恐惧感,节省了护理时间,也加快了患儿的伤口愈合速度。

  此外,医院专科护理组进行循证后,修订完善专科疾病护理规范,并学习落实;通过专科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细节化管理提升内涵质量。例如,新生儿内科开展了“发展性照顾”,心内科开展了“平板运动试验护理干预”,康复科开展了“情景演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等多项专科护理项目。各项护理新业务的展开,全院护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护理患儿更加高效,家长们的担忧也渐渐打消。

  患儿安全第一,预防应急形成制度

  一直以来,“安全无小事”始终是儿童医院医疗护理活动的主线。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管理小组,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落实措施、完善的考核方法。

  2012年,输液室启用了电子输液核对系统( PDA);2013年,急诊患儿统一佩戴粉色腕带;2014年,所有住院患儿均佩戴腕带(浅绿色).药物过敏的患儿佩戴黄色腕带,传染病患儿佩戴红色腕带,无陪病区佩戴双腕带,对于皮肤过敏的患儿制订了腕带使用规范。

  腕带标识了患儿的身份,对于核对药品、测试样本、治疗、检测结果等信息非常重要,护士在做每一项操作之前都要核对腕带信息,减少在医疗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家长们放心不少,护理效率也明显提高。

  护理部还启动了患儿风险评估表,对跌倒、压疮、疼痛、窒息等项目进行评估,一方面完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制定了上报制度、流程、监测指标,科室每月、护理部每季度均有讨论分析,并形成警示录,通报全院。

  针对患儿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方面,医院制订了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护理部、医务科、门诊部、院感科每半年组织一次联合应急演练,重点关注复合外伤、群体食物中毒、群体意外伤害等事件;科室每季度组织一次医护配合的演练,重点是患儿心跳呼吸骤停、输液反应、误吸、导管意外滑脱等事件。这些活动的制度化开展,大大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及医护配合度。

  实施延伸护理,守护儿童健康

  提供“零障碍服务”,通过实施延伸护理,制定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来服务患儿。比如举办儿童家庭护理健康讲堂、进行社区义诊、开设护理门诊、各科成立患儿家长QQ管理群,在线解答家长疑问等,方式多种多样,深得家长肯定。

  院级急救护理小组成立于2012年,每个月负责向患儿和家长讲解并演练相关急救知识。活动现场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PPT展示理论内容,再由医护人员以动作分解的方式予以详细解说。急救课程包括,指导孩子们拨打急救电话及使用灭火器,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对气管呛入异物、烫伤取紧急救护措施。

  这样的服务好不好?家长最有发言权。今年一月份,有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家人来到医院,找到急诊科护士,见面就说:“各位老师,我可找到你们了,太感谢你们医院了,是你们救了我的女儿啊”,接着就大哭起来。 ;

  原来她的孩子在吃果冻时被呛到,导致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当一家人手足无措、欲哭无泪时,妈妈因为听过急救培训课,瞬问反应过来,用护士们手把手教的动作——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孩子。患儿奶奶也泪眼婆娑地表示,多亏了护士们传授护理技能,这才让家长在保护孩子日常安全时有了一份底气。

  内部管理有道,激发团队人员潜力

  制度和管理,决定着一个团队的发展方向。

  护理部主任蔡盈介绍,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是一个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组成。“我们有中、长期护理工作计划,有健全的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有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规范,形成健全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院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护理工作难点及薄弱环节,确定质量检查重点,采取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随机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考核成绩与科室目标管理、护士能级评定挂钩。”

  目前,全院共有在岗护士757名,其中男护士7名;学历结构:研究生占0.13%,本科占65.6%,专科占35.4%。在培养护“骨千方面,请进国内知名专家来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管 ;理知识培训,同时也积极选派护理骨干赴国外交流学习。

  专科护士培养方面,共培养省级专科护士15人,市级专科护士38人,并由此成立了专门的专科护理小组.以及伤口造口、糖尿病和静疗三大护理门诊。都说护士难干,如何让护士以岗为业,以院为家呢?这还得看医院给予的激励政策。市儿童医院近三年对35名优秀的合同护士进行了转编,转编过程公平、公正、透明。

  每两年,在全院范围内公开选拔责任组长、带教老师;每年通过考核选拔护理骨干参加省级专科护士培训;每二至三年选拔一批护士长后备干部,作为护士长的后备人选。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发挥更大潜能,从而给患儿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