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推出首张“互联网+家庭病床” 医患面对面百姓更安心

  医生通过视频和患者进行交流。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8月2日上午8点30分,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谭华来到办公室,刚打开视频接收器,就收到家住关庄组团小区家庭病床患者景维平家发来的视频请求。接收后,谭华详细听了患者家属关于患者病情的介绍并提出治疗意见……

  这是泉山区推出的全市首张“互联网+家庭病床”的一个镜头,它的出现让社区医生和患者之间“面对面”方便交流成为现实。

  2014年推出“家庭病床”服务

  泉山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百姓健康,2013年即把“健康惠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区民生重点工程,并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深化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区建成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2014年,泉山区推出“家庭病床”服务,包括瘫痪在床等十一类适合在家庭进行检查治疗、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确有困难、需要经常上门系统治疗的患者可以申请建立家庭病床。

  家庭病床的护理是社区医生的工作职责之一,以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服务16个居委会约10万人口,服务范围分六个片区,每个片区对应一个医疗团队。每个医疗团队配备5名医护人员,每周下社区一次,每次7个小时以上……

  这串数字串起了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的服务范围和运行规律,15个社区服务中心大同小异。除此之外,社区医生还有正常的门诊。因此,她们一周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很难休够天数。

  不断创新发展

  2014年推出的“家庭病床”服务,是政府为了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而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深受百姓欢迎。2015年底,泉山区委、区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家庭病床”建设,要实现让社区医生和患者之间能够面对面方便交流的目的。

  “能和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首先是为我们的工作节省了时间,不用再在路上奔波,节约的时间可以干更多的事情,缓解了医务人员紧张问题;其次,通过视频就能面对面了解患者病情,能‘望’能‘问’,效果和我们到家里是一样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医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能随时了解、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

  “再譬如,有些患者遇到对药品使用说明不清楚等问题,以往都是打电话问,有时候说半天都说不清楚。现在,这种问题就可以通过和我们视频解决,这比在电话里说半天都说不清楚要强许多。”

  谭华介绍,实现“互联网+家庭病床”的家庭还配备了自身就带网络流量的血糖仪和血压仪,患者每天自己测量血糖、血压,然后就可以自动上传数据,同时对检测数据能起到记录的作用。

  在家庭病床患者景维平家里,景维平的妻子赵阿姨熟练地操作她的智能手机,演示她和家庭医生视频的过程,“点击‘关爱泉山’APP,里面有个‘视频咨询’功能键,点开后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赵阿姨表示,能和医生视频对话,老百姓更安心了。

  本月开始全面推行

  在不断创新机制、不断深化服务的“健康惠民”工作中,泉山区“互联网+家庭病床”服务在试点的基础上,计划本月开始在全区全面推行。

  泉山区卫计委分管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家庭病床”是个好举措,但全面推行不是一蹴而就的,“忽略自带网络流量的血糖仪和血压仪不计,视频咨询要求家里必须能上网,而且还得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全区605张在住家庭病床患者家中,并非所有家庭都有网络。”

  “其次,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医疗方式,对这种新医疗方式的精确掌握能力还需要提高。我们要求,实施‘互联网+家庭病床’的患者必须经过面对面的首诊,社区医生对患者的情况必须熟悉,毕竟患病不能单了解病情,还要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该负责人介绍,对于实施“互联网+家庭病床”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操作,如果因为年龄大学不会或者身体原因没法操作,有家人的就教患者的家人,没有家人或病情发生变化的,则严格按照要求继续随访。

  2015年底,泉山区提出“互联网+家庭病床”建设;

  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家庭病床”在泉山、泰山南、西苑、和平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我市首张“互联网+家庭病床”推出;

  2016年8月份开始,“互联网+家庭病床”在泉山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铺开。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