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称:“蜱虫病”患者血液有传染性

  全程导医网讯:8月12日,卫生部通过网站披露,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卫生部据此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以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相关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

  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2009年~2010年,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地出现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实,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并命名该病毒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因与蜱虫叮咬相关,也称其为“蜱叮咬病”。

  卫生部防控要点提出,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该防控要点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病人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期消毒工作。该防控要点还对该病死亡患者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提出了5项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