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抗艾滋病病毒队列研究:患者病死率连续5年保持较低

  本报讯  (记者郑灵巧)我国进行的迄今全球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完成的对数万名艾滋病病人长达5年的国家抗病毒队列研究,获得了重要发现。在实施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中国成年艾滋病病人病死率从22.6/每百人年,降至4~5/每百人年,并且在5年中持续保持稳定。该研究报告近日已在全球著名的《内科年鉴》杂志上刊出。该杂志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为此专门发了新闻通告。

  领衔该研究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关怀室主任张福杰教授介绍,我国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项目始于2002年6月,5年中有48785名艾滋病病人进入观察性队列分析。接受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38岁,58%为男性,大多居住在农村,开始治疗时免疫细胞CD4平均水平为118个/升。研究发现,患者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6个月里病死率较高,然后降低到较低水平并且维持稳定。研究还发现,治疗过晚是患者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其中导致治疗失败的两大关键指标是,治疗开始时CD4水平低于50个/升,治疗开始时已有4个到5个机会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烧、腹泻等。

  张福杰说,治疗失败分为病毒学失败、免疫学失败和临床失败。在过去几年中,我国未能免费检测最直接的病毒学指标HIV-RNA, 而是检测免疫学指标CD4。研究小组对31070名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有CD4检测结果的病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评价,我国的免疫学失败率为25%,第一年的免疫学失败率为12%(如果调整为治疗6个月,失败率为6%),免疫学失败逐年累积增加,但是免疫学失败会高估发生耐药引起的真正治疗失败。

  张福杰指出,进一步降低我国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需要扩大感染者筛查,早期发现病人且及时治疗,同时将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人积极转到二线药物治疗。

  据悉,自2008年以来,我国抗病毒治疗已降低了“门槛”,患者CD4细胞为350个/升即可开始免费治疗。而过去这一“标杆”一直为CD4细胞200个/升。